变单点突破为系统发力
冠县“四翼齐飞”激发电商活力
本报讯 (记者 姬翔) 9月24日,记者从冠县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获悉,近年来,冠县创新打造“电商联络员、电商顾问、电商站长、电商专员”四支专业队伍,以坚实的人才支撑激发县域电商活力,走出了一条以队伍建设推动电商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从返乡创业到年销售额超6000万元,多亏了电商联络员的帮扶!”谈及企业发展,冠县崇文街道家居服装公司负责人感慨道。该公司由当地电商联络员李金然招引青年返乡创办,如今已成长为县域电商企业的佼佼者。
在冠县,每个自然村都活跃着一名电商联络员。他们肩负政策宣讲、人才培训、企业指导等职责,专“啃”服务难题,直抵需求末梢,打通了电商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电商联络员累计协助培育返乡创业项目百余个,为乡村电商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有了徐顾问的指导,我们的仿真花产业从‘小打小闹’变成了‘规模经营’。”东古城镇花农们口中的“徐顾问”,是冠县选拔的电商顾问徐志远。作为拥有多年实战经验的电商企业家,他不仅为当地仿真花产业提供全流程技术指导,还带动10余个村的300余人参与其中,开发产品130余种,推动该产业全年网络零售额突破2000万元。
据悉,冠县从全县筛选21名经验丰富、带动能力强的电商企业家,组建起接地气、懂产业的“本土智囊团”。这些顾问既为政府制定电商政策提供专业咨询,也为中小电商主体“把脉开方”,累计解决产业发展堵点、难点问题200余个。
“在家门口就能寄快递、学习电商知识,太方便了!”柳林镇村民王女士在镇电商服务站办理业务时,对该站点提供的便捷服务赞不绝口。目前,冠县已建成98处镇村电商服务站点,每个站点均配备专职站长,提供快递收发、电商培训、代缴代存等“一站式”服务,让村民足不出镇就能享受电商红利。
依托18个乡镇(街道)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冠县同步打造18个电商产业园,形成了“一镇一产业、一镇一园区”的发展格局。针对冠县鸭梨、圆铃大枣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山东省名优特农产品,园区提供仓储物流、品牌包装、直播带货等全链条服务,引导传统农业企业向电商化转型,帮助企业平均降低运营成本15%以上。
“多亏了孙专员教我们做直播,现在我每个月能收入5000元!”梁堂镇“宝妈”张女士通过文玩直播实现再就业,这背后离不开该镇电商专员孙晨茜的手把手帮扶。在冠县,像孙晨茜这样的电商专员共有50名,他们均具备丰富的电商运营经验,被分配到各镇街负责电商工作。
据统计,50名电商专员已累计带动2000余人实现电商就业,帮助300余家传统店铺转型线上,成为助力县域电商发展的“尖刀班”与“攻坚队”。
数据显示,除网络零售额大幅增长外,冠县电商市场主体亦实现蓬勃发展:电商店铺数量从2020年的5785家增至9397家,年增长率13.1%;电商企业数量从383家增至891家,年增长率23.7%;电商从业人数从2590人增至5520人,年增长率23.5%。如今,“四翼齐飞”的电商发展模式已成为冠县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