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高唐县以“三大工程”绘就教育发展新图景

■ 刘德策 刘笑

今年,高唐县教育和体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三大工程”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教育动能。

实施“铸魂工程”

打造“高德润心”思政品牌

高唐县教育和体育局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着力构建具有高唐特色的 “思政铸魂,高德润心”育人体系。

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思政教育 “首课思政负责制”,将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机制,上半年领导干部累计讲思政课126课时,覆盖师生2.8万人次。建强师资队伍,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原则,配齐配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思政教师68人,兼职思政教师42人。通过“金课”评选、观摩交流等活动,培训思政教师320人次,打造了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思政教师队伍。

深化实践育人,创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8个,开发“思政+文旅”“思政+产业”等跨界融合课程。特别是依托县域800棵古桑树资源,打造 “千年桑语,黄河印记”研学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推进“协同工程”

构建家校社育人新格局

高唐县教育和体育局创新构建“一体两翼三协同”育人模式,凝聚18个部门合力,打造多维“教联体”协同育人高唐样板。

全县34所学校建立了“校园社会工作服务站”,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好少年”选树宣传活动,选树各级好少年 186名。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开展进校园活动89场次,惠及师生3.2万人。夯实家庭基础,创新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教师家访等形式,组织开展家访1.2万人次。

建成家长学校10所,组建三级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开展“菜单式”送教服务280余次。为每所中小学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2.8万份,开展心理辅导1.6万人次。优化社会环境,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统筹文化、广电等部门资源,提供实践活动场所12处。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关停违规机构8家。开展 “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135场次,惠及学生4.5万人次,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深化“提质工程”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高唐县教育和体育局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县职教中心5个专业获批山东省第一批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试点,在校生规模达3100人。创新实施特殊教育与中职专业融合模式,为残障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已有23名残障学生通过培训实现就业。

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全面推进幼儿园镇村一体化管理改革,创新“一个法人、多个园区”管理模式,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2%以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实施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建立“捆绑评价”考核机制,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走在全市前列。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推进中考招生与高中办学特色有效衔接,实施“沃土计划”,选拔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86名。高唐县第一中学入选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高唐教育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迈进,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教育力量!”高唐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彩梅说。

2025-09-30 ——高唐县以“三大工程”绘就教育发展新图景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6832.html 1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