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让初中数学教学焕发新活力

■ 赵焕英

“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常使教学陷入“教师讲课疲惫、学生听课倦怠”的困境。“对分课堂”的引入为突破这一僵局提供了有效途径。对分课堂由复旦大学教授张学新于2014年提出,其特点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进行交互式学习。

对分课堂是一种基于心理学原理构建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被明确划分为讲授、内化吸收、讨论、答疑等环节,包括教师精讲、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小组讨论、师生交流总结等环节。课堂讲授阶段是核心环节,教师需介绍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相关概念以及重点难点。以讲解二元一次方程为例,教师应清晰阐述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形式及相关概念,并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境。例如,小明前往商店购买笔记本和钢笔,购买3本笔记本与2支钢笔共花费20元,购买2本笔记本和3支钢笔共花费25元,求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设一本笔记本的价格为x元,一支钢笔的价格为y元,根据题意可得到方程组:3x+2y=20,2x+3y=25。这种具体实例能让学生直观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内化吸收环节是关键所在,学生通过自主研读教材、完成相关练习题、小组交流等方式,深入思考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最后,讨论阶段见成效:学生先分组交流,一方面解决低层次问题,另一方面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收获。例如,在讨论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学生们会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技巧,部分学生可能发现运用代入消元法解题更为简便,而部分学生则擅长使用加减消元法。通过交流,学生们拓宽了解题思路,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着,对于学生不懂和容易出错的地方由教师答疑释惑。

笔者经过一年的实践,所教班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显著提升,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对分课堂使初中数学教学摆脱了传统模式的束缚,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又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让数学课堂真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聊城第七中学)

2025-09-3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6837.html 1 对分课堂让初中数学教学焕发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