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秋雨连绵时 金融送“晴”来

——农行聊城分行精准发力保障秋收

■ 尹腾淑

入秋以来,聊城市遭遇持续阴雨天气,给正值收获关键期的秋粮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田间积水、农机下地难、收获的玉米无法及时晾晒烘干等问题,时刻牵动着广大粮农的心。农行聊城分行坚定扛起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责任,迅速启动应急服务机制,将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到抢收一线,为守护国家“粮袋子”和农民“钱袋子”贡献了坚实的农行力量。

“惠农e贷”线上发力

抢抓农时刻不容缓

“多亏了农行的贷款支持,不然玉米就得烂在地里了!”茌平区博平镇良航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善龙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良航家庭农场的200多亩玉米地因积水严重,大型收割机无法作业,只能雇用人工,成本急剧增加,流动资金顿时紧张起来。正当张善龙为钱犯愁时,农行聊城茌平支行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对接。客户经理向他推荐了“惠农e贷”产品。在客户经理的指导下,张善龙通过手机银行提交了申请,系统迅速完成审批,20万元信贷资金当即到账。

“真没想到,不用抵押也不用担保,在田埂上点一点手机,钱就到账了,工人的工资和运输费都有了着落,收玉米的进度也没耽误。”张善龙对农行高效便捷的线上金融服务赞不绝口。这笔资金犹如一场及时雨,助力秋粮颗粒归仓。

信贷资金雪中送炭

烘干设备解燃眉之急

在东昌府区梁水镇镇老任庄村,粮食收储大户任震同样面临着严峻考验。

“眼看着金灿灿的玉米收回来,堆在场院没法晾晒,再下几天雨,玉米就要发霉发芽,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任震望着堆积如山的玉米,心急如焚。任震是当地有名的粮食收储大户,年收购粮食超2万吨,今年本想趁着秋收多收储一些玉米,但连日的阴雨打乱了他的计划。收回的玉米堆积在一起,湿得能拧出水,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出现霉变的情况。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购买一台大型粮食烘干机,但突如其来的资金缺口让他一筹莫展。

农行聊城开发区支行的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上门对接。通过实地考察和综合评估,仅用一天时间,就通过“绿色通道”为任震成功发放了100万元的“惠农e贷”。拿到贷款后,任震第一时间订购并安装了烘干设备,日处理湿粮能力达20吨,不仅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还能为周边村民提供烘干服务,有效避免了粮食霉变损失。“农行这笔钱,真是救命的钱。我的玉米保住了,心里这块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任震激动地说。

心系乡土,风雨同舟。在这场与天气赛跑的秋粮抢收战中,农行聊城分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金融使命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的深刻内涵。截至目前,农行聊城分行已累计向秋粮生产领域投放相关贷款超2.5亿元,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460余户。该行将继续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深耕乡村市场,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为聊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在广阔的鲁西大地上书写更有温度、更有力量的金融答卷。

2025-10-31 ——农行聊城分行精准发力保障秋收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8039.html 1 秋雨连绵时 金融送“晴”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