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 点亮成长之路
——高新区校园文化剪影
■ 郝凯 潘飞
一草一木会说话,一墙一壁皆育人。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校早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承担起塑造学生品格、拓展人文视野、孕育审美情怀的重要使命。11月5日,一场覆盖高新区多所中小学的校园文化观摩交流活动,不仅展现了各校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更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育人从理念到实践的生动转化——在这里,校园文化不再是墙上的标语口号,而是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精神血脉,成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文化浸润
特色彰显育人初心
在高新区实验中学,文化展板上的优秀教师育人风采、优秀学生成长事迹及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成果,生动展现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草药特色教室内,各种中医药材标本与手工香包阵列有序,彰显了学校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多功能阅览室内,舒适的阅读环境、丰富的藏书资源,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美术长廊中,学生手工作品与获奖作品琳琅满目,凝聚着学生的奇思妙想,全方位展现了学校美育教育的丰硕成果。
高新区第二实验中学的“雅文化”体系独具特色。教学楼内“博古通今,生命化雅”的校训格外醒目,走廊文化、班级名片设计均以“雅”为主线,尚雅厅内的文化展陈系统呈现了“创静雅校园,做儒雅教师,育文雅学生”的建设路径。学校通过国学诵读比赛、文明礼仪竞赛等常态化活动,将“行为儒雅、语言文雅、情趣高雅”的理念融入日常,实现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深层渗透。
环境育人
细节彰显教育温度
文轩中学高新区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处处有教育、时时能育人”的理念。校园内宣传栏、教室、走廊里的每一处设计都彰显着教育匠心。在观摩过程中,孩子们展现了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充分体现了学校“以文化人,以德润身”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效。
高新区实验小学充满“和乐”气息的校园环境令人印象深刻。科学教室藏着探索的奥秘,音乐教室萦绕着艺术的旋律,楼道两侧墙壁上的学生手工作品展现着孩子们的创意。红色教育基地更是学校“崇德尚贤”的生动实践,小小红领巾解说员的精彩介绍,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风采。
创新实践
文化载体丰富多彩
天津路小学的“校园九景”成为文化育人的创新载体。校门口“榜样引领”展板定格榜样人物的奋进身影,“先师行教”论语文化墙墨香氤氲,经典名句滋养心灵,“知行合一”墙体文化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格物致知”展区尽显探究精神。“书香致远”图书馆藏书丰富、书香浓郁,二楼“繁星点点”灯箱陈列学生风采,点亮成长之路;“儒韵流芳”孔子学堂内,学生们吟诵经典、展演礼仪,尽显文化自信;“艺术连廊”中的画作、手工作品绽放创意之光;“籽光同尘”文化墙凝练一训三风、办学目标与育人理念,彰显学校精神内核。
顾官屯镇中心小学将地域文化与校园精神相融合,文化长廊、班级文化墙等区域的设计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校园文化展示区内,学校精心展出的学生手工作品与手抄报及手工制品尽显学生创意巧思,围绕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等主题传递正能量,生动展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
实验小学室外板报每月围绕节日文化、二十四节气文化更新主题,以“会说话”的设计滋养师生心灵;每个班级的“专属名片”展示空间里,班主任的殷切寄语、振奋人心的班级口号、洋溢着笑脸的班级照片,传递着班级的凝聚力。
此次高新区校园文化观摩交流活动,不仅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点”德育工作的贯彻落实,更是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一次检验。各校通过观摩互鉴,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改进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发挥了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文化展板记录成长足迹,特色教室传承文化基因,廊道文化展现艺术风采,这些校园文化载体都在悄然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孩子们在优秀文化熏陶下成长为有素养、有品格的新时代青少年,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