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帽加工厂“脱困”记

■ 本报记者 陈霞

本报通讯员 刘浩

“真是太感谢润昌农商银行了!要是没有这50万元贷款,我这批原材料肯定没法按时进货,订单交付也要受影响。”11月6日,在位于冠县桑阿镇南街村的衣帽加工厂里,负责人李振刚一边清点刚到货的布料,一边对前来回访的润昌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连连道谢。

李振刚在南街村经营衣帽加工生意已有8年,主要承接海外订单。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和稳定的供货能力,他积累了不少长期合作的客户,生意一直稳中有进,盈利状况良好。可就在上个月,一个“甜蜜的烦恼”找上了门。秋冬季节是衣帽销售旺季,订单量大幅上涨,急需批量采购布料、线绳等原材料备产。但此前的资金大多用在了设备维护和工人工资发放上,突然出现了50万元左右的资金缺口。“与原材料供应商约定的付款日期越来越近,我四处筹款,要么手续复杂,要么到账太慢,急得我好几晚没睡好。”李振刚回忆起当时的困境,依然满脸焦急。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他想起了润昌农商银行白塔集支行客户经理来访时推荐的“小微企业主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拨通了客户经理的电话。让他没想到的是,电话挂断还不到1小时,客户经理张合英就带着资料来到了他的加工厂。

“李大哥,您先别着急,咱们聊聊您的经营情况,我再给您详细说说‘小微企业主贷’的申请条件和流程。”张合英一边安抚李振刚的情绪,一边仔细查看加工厂的营业执照、订单合同和财务流水,耐心询问原材料采购计划、资金需求期限等关键信息。得知李振刚急需资金支付货款,张合英当场承诺:“您放心,我们会开通‘绿色通道’,尽快帮您完成审批,决不耽误您的生产。”

接下来的几天里,张合英全程“一对一”跟踪服务:加班整理资料、提交审批,遇到需要补充的材料,第一时间与李振刚进行电话沟通,避免其多跑冤枉路。原本以为需要3天才能办完的贷款手续,仅仅1天就全部完成。当50万元贷款顺利打到李振刚的账户时,他激动地给张合英打去电话:“张经理,太感谢你了!有了这笔钱,我马上就能给供应商付款,原材料一到就能开工,今年的订单肯定能按时交付!”

如今,李振刚的衣帽加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着赶制外贸订单。“润昌农商银行不仅贷款速度快,服务还特别贴心,真正帮我们解决了‘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以后要是有资金需求,我肯定还选润昌农商银行!”李振刚的话语里满是对润昌农商银行的认可。

2025-11-1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8776.html 1 衣帽加工厂“脱困”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