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瓜香四溢时
——燕店镇香瓜丰收见闻
■ 本报记者 苑莘
春分过后,就到了香瓜收获的季节。3月29日,从莘县县城沿蒙馆路向西北方向行驶,当路上的大货车越来越多,甚至出现拥堵的时候,就到了莘县燕店镇。这些大货车到“中国香瓜之乡”“中国香瓜第一镇”,都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每年将5亿公斤香瓜从燕店镇运往全国各地。
从3月中旬到6月中旬是燕店香瓜收获的季节。随缓慢移动的车流来到燕店镇,仿佛到了香瓜的世界:道路上的大货车上满载着贴有各式商标的香瓜包装箱;路两旁的门面招牌大多写有“收瓜”“配货”等字眼;路边的摊贩展示着“博洋”“绿宝”“花蕾”等不同品种的香瓜,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味……
这里的人们谈论的都是香瓜。“听说今年出了一个新品种叫‘花美人’,口感软糯,还挺甜。”听到这样的聊天内容,燕店镇西孙庄村第一书记姬生勇解释,“去年有公司在咱们这里小规模试种,很受市场欢迎。今年已经有一批农户种植,供不应求。”
这里聚集了来自大江南北的客商。在新疆经营瓜果生意多年的四川商人王清槐几天前再一次来到了燕店镇,准备开始今年的“燕店”生活——他每年要在这里住3个多月。整个香瓜收获季,约有1000多吨香瓜经他的手被运送到乌鲁木齐市。
这个小镇因香瓜而人气满满。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大棚里,到处是行色匆匆的年轻人,他们忙碌但干劲十足。这一天,年轻的瓜农雷明拿到了19906元的售瓜款。他计划加强二茬瓜的管理,争取半个月之后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人气旺起来,加之手里也有钱,消费活动也逐步升温。在镇驻地,农资、汽修、餐饮、住宿等门店鳞次栉比。这个只有3.9万人的小镇,去年的存款余额达到了20亿元。“大家手里有了钱,既敢花钱,也有地方花钱了。”镇干部蒋凤丽介绍,不久前当地有十多个小伙子团购了一批迈腾轿车,一时传为美谈。
这些场景,在燕店人眼中已经司空见惯。如今的燕店镇,还在发生着很多不为人知或者不被人注意的变化。
由于燕店镇在香瓜产业中的知名度,当地已经从单纯的产地,变成国内最大的香瓜集散地。3月29日,王清槐一边忙着收购市场上的“博洋61”,一边联系着外地的瓜源,“那是一车来自东北的‘绿宝’,现在燕店的‘绿宝’还比较少,所以外地的‘绿宝’很受欢迎。”王清槐说,本轮疫情发生前,他经常光顾的市场每天都会来一车香瓜,“是从寿光运来的”。
从规模最大的产地到规模最大的集散地,燕店镇并没有满足于当下的火热景象,当地党委政府正在谋划着新的方向。无论是已经起步的香瓜电商产业园,还是蓝图上致力于新产品繁育的种苗科技园和准备做香瓜罐头、香瓜饮料的深加工项目,燕店镇正在打造香瓜小镇的道路上快速奔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