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菜共生拓宽致富路

■ 本报记者 张琪

本报通讯员 李欣

3月31日,临清市金郝庄镇金炉店村世纪花园家庭农场内,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不同的是,大棚里不是平常所见的蔬菜种植方式,而是有序地摆放着一排排水槽和种植在水面上的蔬菜。农场负责人王士荣正察看蔬菜的生长情况。只见他轻轻地将一棵生菜连根拔起,根须没有泥土,却滴着水。水槽旁,清澈的鱼池里,一尾尾鲤鱼惬意地游弋。

“‘鱼菜共生、种养循环’模式就是通过水循环系统把养鱼用过的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微滤机,把鱼产生的粪便经过微滤机处理,进入水槽,为蔬菜输送‘养分’;然后利用蔬菜净化水质,净化后的水再次回到鱼池,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这种模式具有高效节水、环保无污染、养殖密度高、养殖周期短等优势。”王士荣告诉记者,该项目主要依托特殊构造的大棚,在大棚里铺设“回”型管道,流水通过管道循环系统,在鱼池与管槽间流转,实现池中养鱼不换水,水中种菜不施肥的绿色健康循环生态模式。小油菜、生菜、苦菊等蔬菜只靠“喝水”不施肥。

“鱼菜共生”模式不但效益高,更为周边农民致富打开了一扇窗。“我来这里不只是为了打工赚钱,更想了解一下‘鱼菜共生’到底是怎么回事,经过这段时间学习,我觉得这套模式能行。”吴庄村村民王洪旗说。

“我们现在正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宫庆礼教授洽谈合作引进墨瑞鳕鱼的工业化养殖,这种紧俏的产品能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王士荣给记者算了笔账,每个池子37立方米,能养鲤鱼2000尾左右,总计能养5万尾,一年利润在40万元左右。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505万元,占水面积2.91公顷,循环水养殖车间8000平方米,鱼菜共生、高密度生物池34个,可实现年产淡水鱼12万尾,外塘投放3万尾,年利润可达150余万元。

2022-04-0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9530.html 1 鱼菜共生拓宽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