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境界树立“山东手造”新标杆

——文旅博览会述评之二

■ 本报记者 孙克锋

近代词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博览中华手造 共享文旅盛会”是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的主题,聊城手造产品精彩亮相,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沉淀过往,面向未来,聊城手造产品还应有更高目标,以新境界树立“山东手造”的新标杆。

以“独上高楼”的豪气激发创意

束之高阁不是传承,敬而远之并非守护,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不仅要拂去历史的尘埃,更要激发更多优质创意,让这些产品走出“小圈子”,融入“大社会”。

此次文旅博览会聊城展区,聊城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手造产品,如东昌葫芦、东昌泰和古琴、东昌铜铸钟表、东阿琵琶、高唐麦秸画、茌平手编工艺品、度假区魏氏柳编等广受游客欢迎,展现出聊城手造产业的深厚底蕴。

近年来,聊城高标准谋划部署,整合手造优质资源,培育壮大手造产业品牌,打造“山东手造 聊城有礼”品牌矩阵。东阿阿胶、临清桑黄、冠县灵芝都具有提高免疫力和养身、养心、养颜的功效。聊城创造性地将其打造为“新三宝”品牌,成为“山东手造 聊城有礼”工程中的亮点。

放眼聊城,如聊城“新三宝”这样的优质创意在手造产业中还应该更多一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足够重视,并与手造从业者加强互动,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激发新灵感。

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培育品牌

作为更侧重于满足精神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的消费产品,手造产业需要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培育手造产业大品牌,实现市场条件下更好地转化利用。

在文旅博览会聊城展区,来自临沂的一个团队,通过直播形式,仅用时10分钟,便销售出400单聊城“新三宝”产品,销售额达10万元,这就是品牌的价值的体现。

树立手造产业大品牌,从业主体要有久久为功的定力,要提高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把握市场的能力,创造出符合大众需求的优质文化产品。

相关部门也需要发挥市场培育引导和监督管理的作用,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加以扶持。此外,行业协会、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等社会团体也要发挥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积极助力手造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以“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耐力拓展市场

继承发扬手造产业,还要以“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耐力拥抱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市场,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只有这样,手造才能真正焕发产业发展新活力,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新动能。

博览会现场,茌平区洪官屯镇泊西产业园生产的手编工艺品以其精细的做工和丰富的品类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产业园的手编工艺品畅销欧美、日本等地,线上销量不断增长,线下订单纷至沓来,这得益于泊西产业园总经理刘先丽全球化的视野和着眼未来的大格局。

当前,聊城围绕“山东手造 聊城有礼”工程不断推出新创意、新活动,印发了《“山东手造 聊城有礼”推进工程实施方案》。要把方案和措施落到实处,就必须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手造产业,以传统文化激发市场新活力,打造越来越多像泊西产业园这样的优质手造产业项目,谱写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聊城新篇章。

2022-09-21 ——文旅博览会述评之二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18910.html 1 新境界树立“山东手造”新标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