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文化遗产资源融入社会生活路径探索
■ 秦垚 刘莉
自古以来,聊城一直处于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地区,多种文化在此交流融合,使得聊城生发出了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价值多元的文化遗产资源,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900多处,馆藏文物近9万件(套),还有木版年画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成为日常所需,但文化遗产名为“遗产”,恰恰说明它与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如何缩小这一距离,让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是活在当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有生命物品,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
创新聊城文化遗产载体
打造聊城历史故事绘本系列。历史文化遗产的普及应从小抓起,借鉴国内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案例,可以把聊城从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到现代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遗迹、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出土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聘请专家进行文字提炼,专业人士绘制插画,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打造聊城历史文化绘本故事,分发至各中小学校,放置于聊城各旅游景点、网红打卡地等处,把聊城历史转化为富有趣味性的读物,使聊城历史得到更深入的阐述和传播。
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作情景剧。通过选取聊城百年老字号作为拍摄对象,完整地将与聊城有关的著名人物、历史故事、馆藏文物等融合在一起,把聊城历史文化内涵融入到人们的观看印象中,勾起人们走近聊城,了解、探秘聊城的兴趣。
打造新聊城图鉴、长图画卷。可以利用地图来制作《新聊城图鉴》,把聊城众多名胜古迹点标注在聊城地图中,串点成线、串线成片,让本地居民和来聊游客都能一目了然地了解聊城名胜古迹的全貌,并能根据个性化的需求,打造自主研游线路。另外,古代画作也是我们管窥古人生活十分简便的渠道,《清明上河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聊城也可以利用这种形式,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在保证严谨性的同时,逆向而行,以复古形式倾力打造明清时期聊城古城最为繁华的长图画卷,将聊城历史以生活化、日常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极大地增加人们对聊城历史文化遗产的熟知度。
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
增加博物馆的功能分区。现有博物馆可根据地理位置和内部规划,在博物馆内部或周边设置古人日常生活体验区、考古体验区、阅读休息区等新的功能分区。其中,古人日常生活体验区项目以自助沉浸式体验式为主,该区中的所有交易均需要兑换使用文创铜钱、银两等进行,使游客能够在体验过程中更深层次地领悟古代文化遗产的精髓,激发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考古体验区可设置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考古体验项目,从而揭开考古工作的神秘面纱,使其能真正走近青少年,走向大众。阅读休息区主要设置于博物馆内部,图书内容以聊城地方史、地方志、地方传统文化等为主,图书类别从严谨的学术著作到儿童喜闻乐见的绘本,内容则以聊城地方史、地方志、地方传统文化等为主,配以休闲茶饮等,让观众在放松的同时,加深对聊城文化遗产的了解,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
创新博物馆社教课程设计。目前聊城各博物馆开设的社教课程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形式单一,究其原因,根本还在于对博物馆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参考国家优秀博物馆的社教课程,打造博物馆精品课程,首先要深度挖掘博物馆的藏品资源,将其进行分期、分类,然后充分发掘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最终以麦秸画、面塑、泥塑、葫芦雕刻、绘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形式创作、展示出来。另外,聊城各博物馆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特色,设计场馆课程,真正地寓教于乐,使观众能够深入理解聊城优秀文化遗产。
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不仅只是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保护和研究,还包括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和延伸,通过一系列措施将“不会说话”的文化遗产与现有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聊城文化遗产信息得到更深入的阐述,以史唤人,以文塑城,让聊城的文化遗产真正“响起来”,让更多的人走进聊城,认识聊城,提高聊城旅游活跃度,推动聊城优秀历史文化传播发展,达到以史明时,以史明道,以史明势,以史明志的效果,让“天下不敢小聊城”!
(本文为2022年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聊城文化遗产资源融入社会生活路径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