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谷“1234”工作法巧解“千千结”
本报讯 (记者 侯莎莎 通讯员 王广红) 2月15日,阳谷县侨润街道国庄村村民郭某怒气冲冲地到阳谷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反映问题,“那家公司欠了我们几十万元的工程款,迟迟不还,请予以解决”。
当天下午,阳谷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负责同志迅速召集县信访局、县人社局、侨润街道、相关公司负责人开会,协调此事。通过努力,双方达成和解,郭某的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事后,郭某向该中心赠送锦旗,他激动地说:“这儿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真是个解决问题的地方!”
每成功调解一起纠纷,就赢得一次民心。入情、入理、合法的调解,不仅有助于缓和当事人的矛盾和对立情绪,促成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恢复双方之间的和睦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百姓安居乐业。
今年以来,阳谷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上坚持“1234”工作法(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抓手、“四个一”工作机制),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取得明显效果。
围绕一个中心,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立足于两个基本点,擦亮“和阳悦舍”矛调品牌。抓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突出工作成效,建设好县乡两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宣传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知识竞赛等形式宣传该项工作,引导群众有矛盾纠纷找调解、有矛盾纠纷找矛调中心。
用好三个抓手,从根本上抓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一是培训,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学习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让干部会调解、能调解;二是开会,召开工作会议、座谈会议、调度会议、现场会议,总结、推广矛调工作经验;三是考核,根据《考核奖惩办法》,对于信访工作、万人成讼率、市民热线满意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四项指标综合排名,每月通报到各乡镇(街道),督促各乡镇(街道)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四个一”工作机制,把矛盾调解做到百姓身边。一张网,做到矛盾纠纷排查无遗漏。全县18个大网格、121个中网格、1018个小网格构成覆盖全县的一张大网,网格员每日开展巡查走访。一条线,县乡村三级联动一体化。一个面,深度处理精准化。县乡两级矛调中心采取“1+N”工作模式:县一级,“1”是指县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N”是指道路交通、工会、人社、住建、法院等行业领域调处机制;乡镇(街道)一级,“1”是指乡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N”是指综治中心、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人社所、住建所、土管所、市民热线办等进驻联合办公。一个制度,工作要求规范化。全县建立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经费保障、考核奖惩等制度,确保全县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