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有威严 司法有温情
——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暖企”活动侧记
■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肖亮
这段时间,通过各平台直播的“砺剑东昌府”执行百日会战行动让不少市民真切地感受到了执行的威严。“看着那些欠钱不还的人被执行,真是大快人心,为东昌府区人民法院的干警点赞。”2月16日,市民徐昶说。
“砺剑东昌府”执行百日会战行动是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暖企”活动的一部分,行动对需要强制执行的案件实行“大兵团”作战、“地毯式”出击,并通过“央视频”“抖音”等平台直播,共出动干警800余人次,拘传失信被执行人150余人,执行到位金额1.5亿元,有力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法律有威严,司法有温情。东昌府区人民法院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攻坚行动,聚焦“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等评价指标,出台“暖企”措施,为企业纾难解困,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缓解资金压力 让企业更省心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受客观因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偿债能力下降,导致进入诉讼程序的金融纠纷案件大幅增加。
东昌府区人民法院采取“主动对接、分类施策、能调尽调”的工作模式,通过座谈了解、分析研判等方式对银行需要诉讼的案件进行分类甄别,摸清底数。针对因疫情等原因引发的逾期贷款案件,研究制定相关化解方案,引导银行和企业各退一步、明确协议、延后过付,共同渡过难关;对于无法自行达成协议的,由法官和调解员调解,并及时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
此外,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深化与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的多方联动,主动与银保监局、人民银行等部门进行沟通协商,探索将金融案件分流至银行业协会、保险业协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先行调解,提高调解效率,降低诉讼成本。
对接司法需求 让企业更省时
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开通涉企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针对事实清楚的简易程序案件,推行运用“要素式”审理、“类案集中”审判等方式简化审判流程,推进案件快速审理,减轻企业诉累涉企案件速裁方式适用率92%,平均办案周期仅20天。
聊城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因票据追索权纠纷向区法院提起3个民事诉讼,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审核材料时发现,这3个案件原告是同一个公司,被告涉及多个不同公司。在征求原告意见后,该院将3个案件并案审理,同时送达起诉状、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集中开展事实查证和调解等工作,庭审当天便出具了民事调解书,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解决实际困难 让企业更省力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面临的建设工程、房屋租赁和追偿权、股权等纠纷持续增多。为及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化解风险隐患,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助力解难题”活动,定期对辖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帮助企业解决看得见的问题、防范看不见的风险。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共走访辖区企业70余家,开展集中宣讲活动5次,提出意见建议42条,获得企业一致好评。
由于很多涉企案件当事人不在聊城,“面对面”办案会加重企业负担,增加企业诉累。为此,该院围绕“全流程、无纸化、实时在线”的要求着力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通过“智慧法院4.0”系统达到准确查明事实、明确裁判规则等目的,为高效化解纠纷提供技术支撑。网上办案,进一步提高了互联网法庭使用率,实现“面对面”与“屏对屏”相得益彰。此外,该院运用统一送达平台及公务外呼系统进行电子送达,使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