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2亿元
本报讯 (记者 赵艳君) “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72.17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位列全省第一。”3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王江川介绍了全市乡村产业振兴总体情况。
2022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219.7万亩,总产114.5亿斤,单产和总产创历史新高。瓜菜菌、肉蛋奶、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为全省、全国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了聊城贡献。
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2022年省现代农业强县等四项“十强县”评选实现大满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8个县市区全覆盖,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达到5个。出台了《关于加快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到496家,营收达到927亿元,增速10.1%。家禽加工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凤祥食品入选中国预制菜生产百强企业。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2.2亿元,同比增长36.3%。
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全市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1.83%,建设智慧农业应用基地36家。制定市级农业地方标准17项,居全省第一。莘县成功创建国家小麦制种大县。全市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新认证“三品一标”227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策划推出阿胶、桑黄、灵芝“聊城新三宝”,召开桑黄、灵芝发展大会,“聊·胜一筹!”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获得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1.7万余家,家庭农场达到4600多家。加快推进以生产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整市全域推进,托管服务组织达到1.3万家,全国农服进万家系列活动在聊城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