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9个碳金融项目 累计获得碳减排贷款11.63亿元
本报讯 (记者 尹腾淑) “有了建设银行的1亿元低利率专项贷款,我们将继续升级改造煤电生产设备,大力实施节能项目,预计年度节约标煤约2万吨,为聊城增添新的绿意。”3月28日,聊城华能热电公司财务负责人王海江兴奋地说。聊城华能热电公司占地面积1600亩,年发电量60亿千瓦时,并承担城区280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是聊城保电供热的龙头企业,同样也是“低碳兴聊”重要一环。
今年以来,在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全市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市委“三提三敢”要求,建立“4+1”的工作体系和机制(强化协同发力、强化政策指引、强化创新引领、强化跟踪问效及开展“绿色金融深化发展年”专项行动),多层次、多维度构建绿色低碳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助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以来,为聊城辖区9个碳金融项目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1.63亿元,为聊城华能热电和大唐临清热电发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1.84亿元,为24家绿色低碳企业办理绿色票据再贴现3.99亿元,助力聊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强化协同发力。在全市金融系统内,建立全市金融服务“低碳兴聊”工作专班,发挥行内绿色金融工作专班的作用。同时,健全完善跨部门合作机制,强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协调联动,促进政策融合、信息共享和措施协同,为金融支持辖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强化政策指引。联合发改委等部门研究制定《聊城市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 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按年度明确重点任务,确保各项任务项目化、清单化、流程化推进实施,引导各级行结合自身定位、服务重点、管理权限等,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业务。
强化创新引领。督促各级行用好国家政策和全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进区的机遇,用足用活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及其未来收益权等绿色权益类融资业务。实施“绿色低碳企业”培育金融支持计划,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
强化跟踪问效。健全完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贷款融资监测分析制度,全面掌握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融资规模与融资动态,研究协调金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对银行贷款增量、投放重点、业务创新等方面的督导考核,确保金融支持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