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文旅提质赋能 共赴“两河”最美之约
■ 赵宗锋
一座城市的活色生香,其实质是什么?
无论是沸腾的烟火气,还是别致的风光美,背后一定是有文化在支撑。就像美食挑动味蕾,让人欲罢不能。
“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聊城,正把自己活色生香的一面,展现在八方来客面前。
从山东旅发大会上众多聊城元素惊艳亮相,到山东儒商大会上对聊城的深度推介,一个映照在湖光水韵、行走于典籍古迹、浸润在礼义大道的聊城,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以儒为媒,以商为道,聊城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汲取力量,在文化建设中激荡信心,以“文脉赢得商脉”,进一步呈现出文旅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与巨大潜力。聊城也因此向全世界诚挚发出“两河之约”,欢迎大家到聊城感受文之韵、水之秀、城之美,到聊城共享战略机遇、富集资源、营商乐土。
这个春天最美的约定,注定是一场“双向奔赴”。
踏上赴约之路的聊城,持续擦亮“两河之约”品牌,需要推动文旅提质赋能,激活聊城发展新引擎。
推动文旅提质赋能,需要加大两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400多处文物古迹,70余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城底蕴深厚、文脉绵长,这些是文旅发展的基础,也是聊城推动文旅融合的最大底气。针对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需要强化规划引领,充分挖掘名胜、名著、名人资源,进一步激发文旅产业发展的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推动文旅提质赋能,需要深入挖掘两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内涵。灿烂文化因“河”传承,美好生活应“运”而生。黄河和大运河在聊城交汇,两条举世闻名的河流牵手之处所形成的,是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时代内涵,随着聊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大运河时代”,这些一品千年的历史经纬、古风雅韵需要深入挖掘,使之散发夺目光彩。
推动文旅提质赋能,需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要不断优化文旅产品供给,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艺相得益彰,时尚新范与时代潮流澎湃涌动。需要丰富主题街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文旅业态,打造精品演艺,运用“文创+科技”的新模式,让游客沉浸其中,回味无穷。而近期陆续举行的山东文旅大会和第三届儒商大会,更是为聊城文化“两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让我们共赴约定,把延续历史文脉、光耀聊城文化,激活聊城发展新引擎的历史接力棒紧紧握在手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让聊城成为八方来客“常来常往、常来常想、常来常新”的魅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