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为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护航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持续做优做实政策供给、资金对接、企业培育等系列服务活动,精准助力企业发展。累计开展政策宣贯76场,服务企业3800余家次;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47亿元,安排市级专项资金预算1.2亿元,专项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多频次、多渠道开展银企对接、应急转贷等活动,帮助企业对接资金50.7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8亿元。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打造“热带雨林”式成长生态,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9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6家,超往年认定数量总和;新增瞪羚企业21家,同比增长133%,优质企业数量呈“井喷式”增长,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1—7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8和2.5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7%,增幅居全省第4位。

尽管在营商环境方面推出了不少举措,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和不足。比如,在产业链项目落地过程中,对要素保障的协调不够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的速度和效率。再比如,在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上,面对中小企业面大量广、复杂的实际情况,服务的方式方法还不够精准高效。在推动惠企政策落实上还有欠缺,各县(市、区)财政紧张,存在惠企资金拨付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力度还有欠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不折不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全力打造“知心、贴心、放心”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政策支持,打造“知心”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链长制工作办公室、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企业问题诉求有效解决;加大对县(市、区)的督导力度,确保惠企资金尽快落实到位,发挥最大激励作用。建立清欠“双督双办”机制,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的长效机制。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通过延政策、增信贷、降成本、扩需求、强服务、保权益等举措,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纵深开展“一起益企”政策宣贯,用好“政策通”服务平台,通过上门送政策、微信推政策、部门讲政策等方式,确保政策应知尽知、精准匹配、落地落实。持续办好“聊城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商重商浓厚氛围。

狠抓培育升级,打造“贴心”营商环境。深化中小企业“育苗扶壮”梯度培育,一对一精准分析、靶向帮扶,加速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开展“链主”和“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对接活动,全年对接活动不少于30场,实现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全覆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招商链、服务链“五链”融合,促进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融通发展。建好用好技改服务产业园,发挥好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队伍的作用,开展“巡回问诊”,通过提供“小快轻准”转型产品或方案,着力推动10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优化服务保障,打造“放心”营商环境。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常态化开展“问需于企、助企纾困”座谈会,紧盯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急难愁盼问题,靠前靠上精准服务,加大要素保障协调力度,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放心发展。深化干部助企远航行动,严格服务专员管理,提升服务能力,高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建好用好“诉求通”平台,完善问题诉求闭环处理机制,确保企业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推广“1143+N”中小企业专家志愿服务模式,推动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人才培育、管理提升、创新创业等共性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为企业提供“菜单式”服务,“一企一策”赋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2023-08-30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7949.html 1 为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护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