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档案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名城建设

■ 郭雪娇

档案事业是记录历史、承载历史的事业,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都离不开档案工作,档案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的一项伟大工程。

档案事业不仅仅是记录历史,也是开拓未来的事业,当前,着力开发档案文化资源,实现档案文化产业化发展,形成“档案+产业”格局,对聊城文化名城建设十分关键。

在国家和山东省经济、文化政策中,聊城市被纳入中原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等建设规划中,我市全力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形成新的城市发展格局。

在新格局下,档案工作要充分发挥强大的记录能力,完成对城市发展脉络与历程的纪实,也要充分挖掘档案蕴含的文化要素与精神内涵,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更要妥善利用档案精神文化内涵,开发档案文化产品,融入城市文旅产业,形成“档案+产业”的档案事业新方向。

“档案+”理念注重档案与各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在“档案+产业”的发展方向中,要充分发挥聊城市档案资源优势,将档案资源及其文化内涵渗透至各相关产业领域,构建具有聊城本土特色和档案文化特点的产业模式,创造新的产业收益点,激发产业活力,推动城市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是“档案+产业”理念落地的最优选择,既能刺激城市经济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城市知名度。随着各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人造景点,导致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呈现高度同质化,缺失了地域特色与独有的文化内涵,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冲击,导致我国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不景气。城市档案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在原有景点的基础上,渗透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彰显当地红色文化底蕴,突出当地的旅游特色,打造革命地区红色文化品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聊城市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缺乏对红色文化档案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系统阐述,导致红色文旅产品缺乏吸引力,产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后续可以紧抓聊城市红色革命老区等红色文化内涵丰富,且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教育基地做基础的景点、景观,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中的红色文化特色,描绘红色文化故事,与旅游产业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基地,做好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再结合当前流行的旅游模式,打造既具有红色基因,又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城市文化新风貌。

(作者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本文系2023年度聊城市社会科学规划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专项重点课题“档案文献中的‘两河’文化研究”的研究成果)

2023-09-2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9053.html 1 开发档案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名城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