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五大关键要素培育新质生产力

■ 刘聪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当前,聊城市正处在爬坡过坎、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更需要通过紧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科研条件、技术人才、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等因素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发挥其在当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作用。“新”主要是区别于传统生产力,以科学技术为手段,聚焦于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未来产业和现代化产业;“质”主要是相对于“量”而言,强调生产要依靠知识力量、科技手段、数字技术和创新赋能以达到生产提质增效。因此,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对于促进聊城市产业升级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快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最基本特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是关键。目前,我市科技创新水平欠缺,标志性重大项目储备不足。随着我市特色产业集群提升行动的启动,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呈现深度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需要运用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壮大数字产业,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发展方面积极投入,进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水平。同时,还要匹配与新技术相适应的高端智能设备和科学装置,围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升级传统基础设施。

二是引进掌握现代技术新人才。随着我市工业化进程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在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配备和持续供应机制。新型人才需要极具进取精神、责任担当和主动创新精神。同时,创新型人才还必须具备能够充分掌握现代先进科学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操作、具有知识快速迭代等能力。目前我市加快深化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吸引更多本地高校毕业生留聊创业,新增高科技人才3万多人,为前沿技术突破和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三是出台深化体制改革新制度。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容忍失败,创新性强的领域岗位,成功概率可能有限,应在敢闯敢干中激发内生动力,用创新办法破解难题,发挥新质生产力所要求的创新机制。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安排制定包容纠错的新制度。既要有科技创新的要素配置结构,也要有创新担当和允许试错的制度设计,加速健全科技、产业、金融协同配合的政策体系。

四是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未来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产业发展方向。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市未来产业发展处于刚起步阶段,技术底座不牢,要科学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物制造、氢能与储能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只有深刻把握未来产业的自身特点与发展周期,下好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先手棋,才能真正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五是打造升级营商环境新高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仅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未来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我市实施登门招商“千百工程”,开展产业链招商竞赛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将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外商对聊城投资的“磁吸力”,进而为发展扩空间、提质量、增动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立体空间有力支撑。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聊城市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速涌现,促进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活力充分释放,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汇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磅礴动力。

(作者单位:中共东昌府区委党校)

2024-04-1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8899.html 1 五大关键要素培育新质生产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