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

■ 井雯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一具有前瞻性的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同时,新质生产力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首项工作任务,更加突显了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点在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新质生产力理论突出创新的主导作用,明确了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一脉相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纷纷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这一背景下,必须加快发展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尤其是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产出一批原创性、战略性、高质量科技成果。要加强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加大相关支持力度。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专利许可转让相关制度,激发科研机构转化科研成果的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产业创新为基础。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持续发力产业创新,不断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并牢牢将产业发展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要着力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盘。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传统产业及其产业链上,推动其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速推进传统行业实现跃迁。以新质生产力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不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同时要注重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机制创新为重要保障。生产力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相关体制机制,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经济体制支撑。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机制的形成,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从而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2024-04-2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49319.html 1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