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
■ 刘宗保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理论成果在体系化、学理化方面的日益完善,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有着强烈的历史自信。我们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无比广阔的舞台。我们党走过一百多年的艰难历程,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具有充分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来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估价和认同,维护民族文化传承,抵抗文化霸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确立,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理论来自实践,也指导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凝结着新时代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经验智慧,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强大的指引力,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整体谋划、系统部署,推动文化建设丰富实践逐步展开、渐次升华。从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到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把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并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到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再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到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七个着力”重要要求等,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还面临许多激流险滩,也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有思想精神和文化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确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作者单位:中共茌平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