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卫生健康事业 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 张月莲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当前转型发展、政策叠加的机遇期,聊城市承压奋进、克难前行、蓄势跃升,以健康服务民生的“小窗口”,打造外界认知聊城的“大形象”,用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抓好人才“引育用留”,夯实新质生产力重要根基。要注重人才队伍培养自主性,强化创新人才培养,让医学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围绕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发挥现有国家、省区域医疗中心优势,用足用好人才优惠政策,健全“候鸟式”聘任、“离岸式”研发、“巡回式”服务、“周末式”专家等柔性机制。加大高端医疗资源的引进力度,加大对青年学者科研投入,推动创新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人才梯队。
推动医学科技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核心动力。卫生健康事业科技的发展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紧盯医学人工智能、卫生健康数据等重点领域,积极鼓励医疗机构、医药企业、高等院校等力量共同参与卫生科技创新发展,借助科技创新的前瞻性,洞察卫生健康事业的未来需求。在新领域、新赛道的开辟过程中,要强化科研创新,充分发挥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用,加快科研成果孪生孵化,打造黄河中下游医疗科研高地;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研究、实验研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应用云平台,引入AI模型,不断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持续优化全人群全周期全方位健康服务,发挥科技创新在激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更多作用。
着眼重点领域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提效。受社会老龄化加速等因素影响,健康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围绕“治未病”,我们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大背景下找准大健康产业新赛道。聊城市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医辈出,中药资源丰富,产业前景广阔。对于传统中医药,要做到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积极进行“中医药+”现代化产业链建设的实践探索。立足阿胶特色产业和品牌优势,打造东部医药产业基地、西部医养产业基地“两翼齐飞”,“防未病”和“治已病”同步发展的大健康产业格局,不断提升医疗资源竞争力和社会价值。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永葆“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实现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初心,在新质生产力大背景下,持续推动新的高效和质的有效提升,以高质量卫生健康发展为人民谋福祉,绘就以人为本幸福新图景。
〔作者单位: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本文系2024年聊城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DKT202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