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大运河文化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 杜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植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实践,根植于中华文化,是各族群众人心凝聚,共同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具有特殊时空象征的伟大工程,在开凿、维护、利用大运河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融合凝聚为特征的大运河文化,承载了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情感依托和精神信仰,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今年正值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要贯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要求,以传承大运河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
着眼丰富文化遗产,加强内涵挖掘阐释。一部运河史,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大运河延绵近3200公里,沟通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六大区域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富集性”文化及外来文化在大运河沿线交流碰撞,留存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对大运河文化的内涵挖掘、历史整理及与地方文化的交融研究,对以闸、坝、贡砖、木版年画、酱菜、网船会等为代表的文物、记忆、习俗等进行深入探索,阐释其中所蕴含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执着信念,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丰富资源和理论支撑。
着眼悠久生动历史,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漫长的历史进程使大运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故事的宝库,既包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也包括中华文化与域外文化互动的故事;既包括各朝各代各族人民发挥聪明才智挖河护堤的故事,也包括文人墨客在沿线游历所见所闻的故事;既包括官方记载,也包括民间传说,可谓题材丰富,内容多样。应充分发挥其扩大影响、文脉传承和记忆延续等文化功能,扩大挖掘途径和范围,开展大运河故事传说、文人轶事、特色美食故事等系列征集活动,拓宽中华民族故事的来源,让人们真正认识到大运河文化既是国家历史也是民众生活,从而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还要注重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的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公众号、微博、B站等传播平台,通过纪录片、动画片、短视频等易于传播的方式呈现出来,扩大中华民族故事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着眼独特底蕴价值,树立中华文化符号。大运河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连续性、统一性、包容性、创新性、和平性”的特性,是流动的国家记忆,也是同长城、黄河一样,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文化符号。不仅如此,码头、桥、柳树等也是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符号。比如柳树,宋代就要求汴河“夹岸植榆柳”,一方面“以固堤防”,一方面营造了“柳色烟中明”的生态风貌,这一做法流传至今,“绿柳拂堤”成为人们记忆深处的运河印象,“运河柳”也成为典型的运河文化符号。应将这些文化符号彰显出来,在博物馆、纪念馆、公园、文化广场等场所进行视觉传达和展演,从而进一步激发群众的文化认同。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本文系全省党校系统课题“传承挖掘大运河文化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XTN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