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约旦英语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 张启振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是一个国家外语教育体系的基础和关键阶段。中国与约旦通过修订英语课程标准来使本国英语教育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满足社会发展战略需要。两国在2022年和2024年发布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文件,其中关于英语课程性质的描述反映了两国关于英语课程的新理念。
我国《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语言,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也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约旦《2024年约旦哈希姆王国K-12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标准和绩效指标框架》指出,当今世界,超过50%的世界人口能够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超过15亿人正在学习外语,主要是英语。事实上,英语是国际交流、媒体和互联网的语言。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我们的学生需要能够使用英语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以获得更多的个人和职业机会。约旦公立学校的英语课程应为学习者提供机会,让他们深入了解语言的复杂性、过程和细微差别,培养对语言中潜在的文化概念的整体理解。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观点和行为方式至关重要。此外,学习用另一种语言进行交流也是确认学生自己文化和语言身份的基础。
两国围绕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性质的描述可以总结如下:第一,从全球化的视角描述了英语在社会诸多领域广泛使用的事实,强调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第二,英语课程目标可以归纳为三个维度。一是丰富学生对不同社会与文明的认知,包括语言、文化、生活方式、思想观点等方面;二是培养学生多元化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基本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三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有民族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又具备国际视野以及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襟。
基于国内外关于中约两国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成果,以及2014—2019年我在约旦费城大学孔子学院工作期间的观察,英语在两国社会中的认同、传播和使用程度,以及两国英语教育规划和管理等方面,既存在相同点,也有各自侧重点,这与语言、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关,与两国国情、英语教育的历史、发展路径等因素相关。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本文系2021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中国与约旦外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