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市文旅消费集聚区构建策略研究
■ 韩琳
聊城是黄河与大运河唯一实质性交汇城市,作为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探索其文旅消费集聚区的构建和文旅消费提升对聊城市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聊城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但是在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资源分散,缺乏系统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分布零散,各个景点和文化资源之间的联系较弱,难以形成统一的旅游品牌和体验。二是文旅产业链不完善,游客体验不足。文旅产业链条短,缺乏综合性的文化旅游项目和体验活动,游客参与度和满意度较低,无法形成良好的口碑和重复消费。三是缺乏有效的品牌宣传,市场影响力有限。在文旅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方面投入还不足,缺乏知名度和吸引力,未能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不能有效吸引和留住游客。
文旅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整合资源,而且还能够促进文化旅游的体验升级。笔者认为,文旅融合背景下聊城市文旅消费集聚区构建策略主要可以通过深入推进六大工程来实施。
实施资源整合工程。梳理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将分散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打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和体验项目,形成具有特色的文旅消费集聚区。建立文旅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和共享化。
实施品牌建设工程。打造具有聊城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旅品牌。例如,以聊城市的历史文化名人、传统文化项目等为主题,设计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宣传标语,提升文旅消费集聚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实施强基提升工程。完善食住行等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便利性。例如,增加旅游专线巴士、优化公共交通路线等,方便游客的出行和游览;提升配套设施水平,建设高品质的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提供便捷的导览服务、旅游咨询等,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务。
实施产品开发工程。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产品,例如,组织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民俗文化表演、历史遗迹游览等活动;设计“古城文化游”“水乡风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形成连贯的旅游体验,吸引游客深度游览。
实施社区参与工程。组织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开展文化活动等,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建设和管理,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实施政策支持工程。积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提供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推动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建设和管理,保障文旅消费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聚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旅融合新态势下,让聊城市的文旅消费集聚区成为推动聊城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打响聊城市特色文化旅游新品牌。
(作者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旅兴市”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