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湾镇研学基地“研学+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 肖佃力
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新兴旅游业态,成为引领旅游产品生产方式变革的前沿阵地,不断带动文旅行业产品研发模式和服务模式提升,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临清市魏湾镇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是山东省旅游强镇,镇域内有“清平星火”红色教育基地、中华海棠园、贡砖文化产业园等特色鲜明的文旅资源。近年来,魏湾镇采取“党政统筹、教育主体、资源共享、特色发展”的模式,打造“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绿色美丽乡村文化”“青色贡砖非遗文化”研学教育魏湾品牌,顺应“双减”政策下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新需求,开辟青少年开展素质教育新路径,注入乡村文化振兴新活力,激发全市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打造主阵地,构建高标准“三色研学”实践基地。依托聊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清平县第一个党支部,融入党、团、队史文化,加大对红色文化、红色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深挖育人功能,建立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实践基地,为青少年提供课外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深耕红色基因传承沃土。依托江北最大的海棠园——中华海棠园,打造集“美术写生、综合实践、劳动教育”为一体的绿色美丽乡村文化实践基地,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写生素材,向青少年展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让青少年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劳动之美。依托贡砖文化产业园,激活青少年非遗文化传承活力,建设“贡砖展示、砖雕制作、体验教学”青色贡砖非遗文化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研学旅行、研学手工、研学课堂,增长知识,激发潜能,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与技艺的喜爱,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找准结合点,提升“研学+文旅”发展质效。在研学方式上,魏湾镇注重教育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创新了5种结合研学模式,即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式研学、观察了解和活动体验结合式研学、知识教育和综合实践结合式研学、课内课外结合式研学、仪式教学和实操教学结合式研学。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热爱,在热爱中传承。在研学课程编制上,做到研学需求与研学内容相结合。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精心编制《寻找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踏上研学之旅 寻访美丽乡村》《体验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技艺》系列研学教育精品课程,差异化、分层次、螺旋式设计教学及活动内容。结合镇域学校“一校一品”工程,编写清平党史、赏美教育、贡砖文化特色校本教材,引导青少年将实践与思考贯穿始终。魏湾镇通过研学成功案例,带动周边乡村旅游业的协同发展。“三色研学”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参访、交流活动形成了良好口碑,带动了周末、小长假亲子乡村游,带动了当地丁马甲鱼、贡砖文创产品等特色文旅产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辐射效应。
激活培养点,打造研学教育魏湾品牌。一方面探索由镇党委牵头成立少工委,在“三色研学”基地打造乡村青少年宫,选拔本土优秀人才担任校外辅导员,培育小小讲解员,在青少年研学教育中讲好、用活、推广魏湾镇红色革命文化、美丽乡村文化和贡砖非遗文化;另一方面积极与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文旅集团等教育资源对接,深挖研学基地特色打造亮点,丰富研学文化教育内涵提升档次。努力打造“三色研学”教育魏湾品牌。
(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