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优良家风新媒体传播路径探索

■ 杨雪 高文雯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家庭及其个人良好精神风貌的反映。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优良家风提供了更多的传播途径,借助新媒体平台引导更多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家风与社会公德实现融合,提升社会精神文明程度,弘扬文化自信。

坚持内容为王,挖掘优良家风文化深刻内涵。优良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直观体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时,应坚持以内容为王,深入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良家风文化,打造品牌。追溯历史、整理资料,挖掘家风文化的历史根源;提炼精髓,解读内涵,提炼家风文化的核心价值。重视内容的真实性、丰富性和深刻性,对提炼出的核心价值进行深入解读,阐述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家风文化。

注重分段培养,定位优良家风文化传播载体。根据不同年龄段受众的认知特点、兴趣偏好以及信息接收习惯,精准定位并选用最适合的传播媒介和形式。针对幼儿,可以采用绘本、动画等直观、生动的形式进行家风启蒙教育。针对青少年,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发布家风相关的短视频、图文故事等,同时结合校园活动、社团组织等线下形式,增强参与感和体验感。针对成年群体,可以通过在线课程、电子书、纪录片等形式,提供家风文化的深度解读和案例分析。针对老年群体,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以及社区活动等线下方式,传递家风文化。

提升互动体验,整合优良家风文化数字资源。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家风文化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家风文化资源,打造优良家风文化数字平台,推动数字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如家风文化网站、App、小程序等,将数据库中的资源呈现在平台上,供用户在线观看、学习,鼓励用户发表观点、分享心得。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打造家风文化虚拟体验馆,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家风文化的魅力。同时通过定期开展线上互动小游戏、线下沉浸式展演等方式,实现多角色合作、对话式内容呈现,提升互动体验,形成良好的传播氛围。

创新多元传播,构建优良家风文化全媒体传播格局。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扩大优良家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覆盖面,结合网络新媒体、数字新媒体、手机新媒体等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便捷性,形成互补的传播体系。利用社区活动、志愿服务、跨界合作等方式,实现优良家风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

(作者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244)

2024-11-0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9438.html 1 全媒体视域下优良家风新媒体传播路径探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