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聊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 王静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聊城文旅产业的格局与未来。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聊城文旅产业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探索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下面我们将从四个维度,阐释并拓展聊城文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锚定“文旅兴市”宏伟蓝图,精准施策激活新质生产力。聊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以“文旅兴市”为战略目标,深度挖掘文化底蕴,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10月12日至15日,第十六届中国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举行。葫芦产业是聊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产业之一,种植加工规模占据了全国75%的市场份额。早在2008年,聊城的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就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近年来,聊城市致力于将葫芦特色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驱动力,深度探索和利用葫芦文化蕴含的资源,强化龙头引领,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业态繁荣,树立品牌形象。如今,葫芦不仅是聊城市的文化象征,更是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成功实践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效激发了潜能。
加速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旅游新生态。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聊城文旅产业正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已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旅游信息的全面数字化;又如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App,游客只需轻轻一点,即可享受从行程规划、票务预订、地方特产购物消费的一站式便捷服务。这一系列的数字化转型举措,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推动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文旅产业新风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聊城文旅产业发展也需要创新助力,一是将文旅产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文化的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围绕美食、音乐、古风元素打造临清宛园发展新模式,以光岳楼为中心开展“光岳楼650年楼庆”、“葫芦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在聊城水上古城、阳谷古城打造国家级、省级消费集聚区。二是将文旅产业与当前实际相结合,创新性开展“新青年音乐节”“畅游齐鲁 乐宿聊城”精品旅游产品推广活动、马拉松赛等,推动体育、农业、交通等与文旅的深度融合。
强化人才支撑,为新质生产力筑基。人才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也是文旅产业中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与高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推动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聊城大学、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已开设了旅游相关专业,大大提升了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每年培养千余名既懂文旅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筑牢基础,提供了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24 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旅兴市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