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深入挖掘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

■ 朱崇先 姚亭亭 宁鲁宁

中医药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承担起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充分凝练地域特色、挖掘中医药元素,不断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挖掘聊城特色,擦亮中医药文化传播新名片。聊城地区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医辈出,商代伊尹(躬耕于莘,创立中医汤液理论),宋金成无己(茌平籍),宋金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聊城行医6年)。东阿阿胶、冠县灵芝、临清桑黄等“聊城新三宝”,擦亮了“阿胶之城”“灵芝之乡”“桑黄之都”地域名片,全面提升了聊城的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挖掘推动具有聊城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传承,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更接地气。

遵循需求导向,打造中医药人才培养新高地。结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重大任务,加强中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文化传播、对外交流等相关领域人才队伍建设。遵循中医药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柔性引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知名中医药专家进校园授课,成立了李朝阳技艺传承工作室,扩大人才队伍规模,提升人才队伍效能。深化医教协同、科教融合、产教协作,与聊城市中医医院等单位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成立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团队,积极参与“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基里巴斯汉语桥之中医药特色与健康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探索实施中医药人才海外合作项目,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

创新传播途径,建立中医药传承弘扬新体系。依托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揭牌成立了聊城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青少年音乐疗愈中心。通过融合现代健康理念,推动中医药文化转化为群众自觉生活方式,推广太极拳、八段锦养生功法,激发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医药的兴趣;创新传播形式,利用“中医药+文创”的传播形式,推出香囊、首饰、书签等相关文创产品,将中医药文化以更年轻化的样貌呈现给学生;注重沉浸式体验,举办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首届中医药文化节,提供中医特色技术体验;数字化赋能,利用数字语音、影像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提供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体验。依托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成立“岐黄讲堂”社会服务队,在中小学教育中推广中医药文化;文艺创新,鼓励开展中医药专题文艺创作,如舞台剧《岐黄传承》等文艺作品,讲好中医药故事,构建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新体系。

(作者单位:朱崇先、姚亭亭,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宁鲁宁,山东中医药大学。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342)

2024-12-23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2355.html 1 深入挖掘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