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投资于人:“人”为支点 撬动活力

■ 光明日报记者 陈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投资于人”这一提法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人关注。投资于人,把更多资金资源用于人的发展上,将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人不仅是生产的主体,也是消费的主体。以真金白银的投入为老百姓增收减负,将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提升消费能力。投资于人,还意味着要以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近年来,各地发布包括购房补贴、税收减免等“福利包”的人才支持政策,涵养“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生态;加力扩围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让消费者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在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推出多项暖民心、惠民生的举措,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都是“投资于人”的生动写照。

【专家点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郭冠男:

投资于人,就是投资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投资于人,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旨在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投资于人,意味着要把更多资金资源放在民生支出上,加强民生保障,进一步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增加养老金,筑牢社会保障网,切实改善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点投入领域,注重人的发展、能力提升、素质培养等,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以人的能力提升牵引经济转型升级。要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平台,进一步激发人的创造力。要通过促进居民增收减负来激发消费潜力,提振消费。要统筹好投资于人和投资于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具体来看,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内容都体现出对人的深切关怀,都是对投资于人理念的注解。

2025-03-1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6636.html 1 投资于人:“人”为支点 撬动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