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市畜牧品牌建设路径探索
■ 孟晓彤
在“大食物观”背景下,肉蛋奶逐渐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其品牌化建设能够保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聊城地处黄河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的鲁西平原,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两河”区域特色的畜牧品牌:禽蛋品牌“凤鸾鲜达” 面向济南、青岛等地中高端蛋品市场销售;凤祥食品已经成为“中国名牌”产品;“东阿黑毛驴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全省畜产品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域;临清“运河黑牛”品牌享誉国内市场,“黑牛先生”品牌成为山东省行业地标品牌。
虽然近年来聊城市畜牧业形成了一定区域品牌特色,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畜牧产业相比,品牌化建设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针对肉蛋奶生鲜食品的特殊性,在品牌建设中,必须坚持以品质为导向,牢牢守住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底线,使安全、优质、健康成为畜产品品牌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
实施畜产品品牌化战略,从源头上严格把控畜禽产品品质,确保安全生产和质量可靠,离不开牧场的标准化养殖。在畜牧业高度集约化的今天,产业的变化要求我们尝试用工业发展的理念来发展畜牧业,用标准化来控制生产质量。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坚持巩固和壮大以规模化养殖小区为核心的生产模式,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动模式,从种苗选择—饲料配制—环境控制—免疫预防,严格把控各个生产环节质量,规范饲料兽药生产、养殖、加工等各环节相配套的生产技术标准,加快企业畜禽产品各生产环节标准化技术生产应用,提高农场源头畜禽产品品质。
政府需加强品牌建设的政策引导与扶持,通过制定无公害、推进无抗畜产品行动计划,完善绿色食品与名牌产品的战略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指导,推动优势畜牧产业发展,鼓励中小型企业提升产品品质。由政府牵头,组织中小型畜牧生产企业通过考察、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加深对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依托龙头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带动效应,促进具有聊城本地特色畜禽产品完成商标注册与品牌认证,协助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支持企业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禽品牌,全力提高全市畜产品品牌的拥有量。
多部门联动强化畜产品品牌监管,构建畜牧业发展主管部门与食品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对品牌畜禽产品的质量监控,加大抽检力度,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和侵犯商标权等不法行为,通过严格的监督抽检,促进培育出质量卓越、信誉卓著的畜牧业品牌。为提升我市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建议我市建立品牌畜产品电商平台,扩大我市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举办“品味两河——优质畜产品品牌水城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等一系列线上或线下文旅活动,陆续将聊城优质特色畜产品引入大众视野,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美味。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扩大我市畜牧业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的规模,促进畜牧产业层次的提升和畜产品品质的优化,借助“两河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我市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两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