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海源阁藏书印章探究

■ 谭小敏

海源阁是中国清代著名藏书楼之一,位于山东省聊城市,由杨以增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海源阁以丰富的古籍收藏闻名,其藏书规模宏大,涵盖经、史、子、集等各类古籍,尤以宋元刻本和名家抄本著称,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并称“南瞿北杨”。

在海源阁古籍整理与研究中,藏书印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海源阁藏书印章数量繁多、形状各异、寓意丰富、制作考究。透过杨氏海源阁琳琅满目的藏书印章,不仅可以挖掘海源阁历久弥新的藏书文化,还能探究藏书印章在版本鉴定、古籍溯源中的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印章不仅是艺术形式,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成为抒发情怀、表达意愿的一种形式。海源阁藏书印章印文内容丰富多彩,寓意深刻。在这些印章中,有姓名的,有别名的,有字号的,有斋名的,有志趣癖好的,有仕途功名的,还有郡望寓名的,有生年行第的,有籍贯爱好的,有收藏鉴定的等。有的印文内容非常简单,往往只刻有一字,如杨以增的“杨”字章;也有的洋洋洒洒,长达几十字,如杨以增的“禄易书千万值小胥抄良友诒阁主人清白吏读曾经学何事愧蠹鱼未食字遗子孙承此志”36字印章。还有的藏书印,内容含有对家族的期许和对后代的祝愿,如“世德雀环子孙洁白”“清白吏子孙”两印章,形象地反映了制章者本人的复杂心态。

海源阁藏书印章刻制讲究,名人篆刻者居多。各流派印章在海源阁藏书印中均有体现,使杨氏海源阁藏书印形制不一,风格各异,许多印章本身就是艺术品。尤其是文人篆刻的印章,融合了书法、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让海源阁藏书锦上添花。藏书章钤印在古籍上,不仅提升了典籍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更使得众多珍本、善本得以永久传承。

关于海源阁藏书印章的整理和研究已有不少成果,尤其是在版本学和藏书史领域。许多专家学者通过对海源阁藏书印章的研究,揭示了杨氏家族的藏书活动及其在清代藏书史上的地位。海源阁藏书现分散于国内外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仍保留在古籍上的藏书印章,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古籍保护意识的增强,海源阁藏书印章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也在逐步深入。

海源阁藏书印章不仅是古籍归属的标识,更在藏书文化领域独树一帜,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海源阁古籍藏书印章的整理不仅是对古籍版本和流传历史的研究,也是对清代藏书文化的深入探讨。通过对印章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源阁藏书的价值及其在中国藏书史上的地位,推动海源阁古籍保护与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聊城市图书馆,本文系2025年度《海源阁藏书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路径探索》重大项目子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HXM2500208)

2025-05-0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9239.html 1 海源阁藏书印章探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