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永远不会懂夜的黑

——以阿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为例

■ 张秀功

东阿阿胶,作为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代表,几千年来,有历史传承,还有工艺革命,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风雨之路。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浪潮中,如何做到既能立于潮头浪尖,又能永葆中医药文化特色;在全球一体化的滚滚洪流中,制定怎样的战略规划,打造什么特色的民族品牌、国家名片,这些都需要做点阿胶文化方面的探究。

那就由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说起吧,这似有“言必称希腊”之嫌,但绝非崇洋媚外,反而有与之不一样的想法。

俄狄浦斯的故事告诉人们不可和命运抗争,但俄狄浦斯却不信这个邪,并执着于理性主义的探索精神。他的悲剧命运反而证实了人类的理性和知识是有限和易朽的。

虽说戏如人生,还是有人认为说书唱戏忽悠人,好,那就说点有根有据的。

反理性主义者尼采,曾将理性主义的肇造之功,归于说过“知识即美德”的苏格拉底。确实有点打棍子、扣帽子的嫌疑。其实,科学与理性应该始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真正为科学和理性摇旗鼓噪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培根和启蒙运动的伏尔泰这两位先生,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要造科学与理性的反。

除了“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之外,德尔菲神庙上还有句不为人熟知的话:“凡事勿过度。”好像是预示,也或许是警示。把这句话当回事的人却不多,卢梭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启蒙运动中头脑最清醒的一个人,曾给理性主义倡导者发热的脑袋上浇过冷水,只不过他这盆冷水对发热的脑袋没起上作用,却惊醒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康德。

康德就造了科学与理性的反。他用“逻辑思想”为自然科学建立了一个王国。既然是王国就要有疆域,国王就要有权限,国王只负责权限之内,疆域之中的事。但,有时即便是圈内的、有权限的事,国王也无能为力,比如,他用逻辑推理,在得出“时间是有限的”同时,也能推出“时间是无限的”结论。难怪实证主义者斯宾塞说:人类如此伟大,又如此渺小;“科学家更真切地知道,从终极本质来看,没有事物是可知的”。

圈外的事,理性科学就更管不着,也管不了。如,道德,情感,信仰等。所以理性之于道德、情感和信仰,犹如科学之于我们的传统文化。理性科学的建立源于逻辑思维,而我们传统中医(药)文化,比如阿胶的理论基础却是二元一体的生命哲学。两者是两条道上跑的车,井水、河水互不相犯。

何谓二元一体的生命哲学呢,《易经》认为“变”是自然的常态,那么,有没有“不变”呢,中国古人把这“不变”的实体称之为“气”。气有“动”“静”之别,“阴”“阳”之分,只是对立的双方有时和平相处,有时又你死我活,这种此消彼长的过程就叫“变”。宋代周敦颐有《太极图说》,简洁明了,曰:“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所以,二元一体中的“二元”是指阴与阳;一体,是说阴阳结合而形成的万物个体。我们的哲学更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其本质是生生不息。这就是我们传统的中医(药)的理论根基,他是建立在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天人合一基础之上的。

国药瑰宝——东阿阿胶,便是这一理论的最好赋形;名冠天下的东阿阿胶也是天人合一的恰当表征,整体演绎着自然与人的完美组合。东阿阿胶消融了毛驴执着不休的倔强精神,浸透着包容谦卑、温润滋养的水的品性,熬进了东阿人那份诚挚善良、济世救人的旷世情怀,所以东阿阿胶已不止于一味中药,而是一种有着人文关怀的生命存在——阿胶之魂。东阿阿胶,就是阿胶之魂的情感外化,带着这浓浓的济世情怀,东阿阿胶才从三千年前的古代绵延至今,生生不息,救人不止,成为国之骄傲,药之瑰宝。

“阿胶之魂”更是我国传统中医文化最适合的形象代言人。阿胶之“体”为驴皮与阿井水。驴归马属,地支之午为火,阳火,黑色之驴又变为阴火;阿井水,是从冬至开始到来年三月所取之水,冬至为一阳回归之“复卦”,到三阳之“泰卦”,至阴之水不断孕育着阳,阴水变为阳水。驴皮遇到水,则有阴阳之化,为“水火既济”之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理也在其中。水在火上,是为既济,意思是说,已具备阴阳平衡之功效,则为阿胶之“用”。除此,体之“用”在五行生克之中表现得尤其具体和鲜明。阿胶五行归“木中土”,木性为肝,补肝者则补血;土性归脾,补脾者补中。“中”也者,亦阴亦阳;补中则补阴阳之气,和中则补气养血。所以,阿胶,和中、养神、敛精,补气血,扶阴升阳,固本培元。

这便是阿胶之体用,并以其魂来统率。所以,阿胶之魂是用自己特有的语言系统向世人发声,她不适合类似“胶原蛋白”或分子式等的实验室语言充当翻译官,因为白天不懂夜的黑,外人不论怎么翻,也译不明白。当然,我们尽可能不去蹭别人的热度,若非要削足适履,结果必然自讨没趣,里外不落好。一直喜欢喝的是茶,往往不习惯咖啡的味道。因为我们与他人理解世界的方式不同,这就如康德的自然科学王国和道德情感王国的区别。康德之外,也有不少明白人,比如,维特根斯坦,很少说糊涂话,“语言的界限,意味着世界的界限”。老外都明白的道理,我们就不能再犯糊涂了。

这里,也不是要求大家各说各话,各归各家。因为科学与理性是人类献给世界最好的礼物,工业文明切切实实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信息技术以至于颠覆着人们的认知和价值认同。我们一贯的原则是,对外来的有营养,能消化的东西始终秉持拿来主义,从不抗拒排斥。西装虽然穿在身,不变的是中国心。无论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多么高,盖起的楼房多漂亮,东阿阿胶之魂不能丢;发展创新的可以是阿胶之魂的表达形式,但阿胶天人合一,体用一致的哲学内涵不能变;特别是不能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被动困局。这就要按照古人说得做,“千举万变,其道一也”,“不离于宗,谓之天人”;走好那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发展之路。

到此为止,文章好似未犯崇洋媚外的毛病,也没有妄自尊大,只是争取做到了“认识你自己”而已。如此,才能为阿胶这一古老而又极富活力的巨轮掌稳舵,在千帆竞发之中,劈波斩浪,勇往前行。

2025-05-12 ——以阿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为例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9385.html 1 白天永远不会懂夜的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