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下的七一
■ 叶正尹
七月的第一天,海上的热浪总是不请自来,明晃晃地铺满整个海湾。我坐在小屋前的藤椅上,眯着眼看远处那座白色的灯塔。它像一枚巨大的钉子,将这片蓝天与大海牢牢钉在一起。我已经从塔上退休十年了,但我的生物钟,似乎永远刻着灯塔的时间。
我的职业生涯,就是与这座塔相伴的一生。从青丝到白发,我守着它,它守着航路。尤其记得每年的七月一日,这一天对我而言,总有双重分量。既是党的生日,也是我内心重温誓词的日子。当然,我的誓言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辞,只在每一次启亮灯光、每一次擦拭镜片的动作里。
我入党那天,恰好也是七月一日。老书记领着我,就在这座灯塔下宣誓。海风吹着红旗,也吹着我年轻的脸庞。老书记说:“小周,灯塔工的岗位,就是咱们党员的哨位。天黑了,灯塔就得亮,风雨无阻。这光,是给船指路的,也是给人心定神的。”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
从那天起,我手中的灯,便不再只是一盏冰冷的导航设备。当夜幕四合,我拧开开关,看着那道巨大的光束划破黑暗,以一种恒定不变的节奏,扫过无垠的海面,我的心便格外踏实。我知道,远方的海面上,有多少双眼睛在期盼着这束光。它意味着安全,意味着方向,意味着离家又近了一步。
守塔是孤独的。尤其是在台风肆虐的夜晚,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风的咆哮、浪的撞击和我脚下塔身的微微颤抖。那时,陪伴我的,除了这束光,便是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是一名党员,我的岗位在这里,我不能退。我得让这束光穿透最猛烈的风雨。这种信念,像塔基下的岩石,任凭风吹浪打,纹丝不动。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血液的习惯,是面对险境时,心底生出的唯一选择。
如今,灯塔早已实现了自动化,不再需要人工值守。那束光,比我当年的灯光更亮、更稳。每到傍晚,它依旧准时亮起,不知疲倦地为南来北往的船只引航。我常常在想,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一份事业、一种精神,却可以像这灯光一样,一直传递下去。我守了它半生,如今,它以更强大的生命力,继续守着这片海。
今天的阳光格外炽烈,海面上波光粼粼,像无数颗碎钻。我仿佛又看到多年前那个年轻的自己,在塔顶迎着海风,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那束光,早已照进我的生命深处,成为我一生最耀眼的航标。这片海,这束光,这个七月一日,就是我作为一个老灯塔工、老党员,全部的荣光与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