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聊城市秸秆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 梁明磊 耿月锋

聊城市地处鲁西平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棉花等,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据统计,2024年聊城农作物秸秆总产量达到700多万吨,丰富的秸秆资源为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

目前,我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部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还不够成熟,应用推广面临困难。例如,秸秆气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产气不稳定、设备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导致推广受限。蔬菜尾菜处理存在技术瓶颈,部分处理技术存在连作障碍风险,或因缺乏成熟工艺导致实际效果不理想。二是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规模较小,许多秸秆加工企业生产设备简陋,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三是收储体系不完善。秸秆收集网点布局不合理,覆盖面不足,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收集渠道;收储设备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缺乏专业的秸秆运输设备;秸秆价格较低,收储环节利润微薄,加上人工、运输、储存等成本不断上涨,影响了秸秆的有效收集和利用。四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虽然政府对秸秆综合利用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补贴标准较低,补贴范围较窄,且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影响了企业和农民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政府应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克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例如,研发更加高效的秸秆还田技术,提高秸秆腐熟速度和还田质量;研发新型的秸秆饲料加工技术,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研发先进的秸秆气化、发电技术,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同时,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会等方式,向农民和企业传授实用技术,提高技术普及率。二是培育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一方面,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带动本地产业发展。此外,加强产业链建设,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三是健全收储体系。根据农作物种植区域分布和秸秆资源量,科学合理布局秸秆收储网点。在每个乡镇至少设立一个秸秆收储中心,在重点村设立秸秆收储点,形成覆盖全市的秸秆收储网络。鼓励收储主体购置先进的秸秆打捆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设备,提高收储运机械化程度。同时,加强对收储运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设备操作水平和作业效率。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等方式,降低秸秆收储运成本。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增加对秸秆还田、青贮饲料加工、秸秆气化发电等环节的补贴力度,确保补贴资金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同时,简化补贴申请和发放流程,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在税收方面,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如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在信贷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信贷支持,给予低息贷款、信用贷款等优惠政策。在土地方面,优先保障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用地需求,对建设秸秆收储中心、加工企业等给予土地使用优惠。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对于聊城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的绿色发展。

(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DKT2025064)

2025-07-2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3495.html 1 聊城市秸秆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