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中医智能随访“焕活”千年经方

■ 杨希文

长期以来,医患沟通不畅、随访效率低下是医疗行业的一大痛点,传统的人工随访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难以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探索构建智能随访模式、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

聊城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成无己是全面注解《伤寒论》的第一人,著有《伤寒明理论》《注解伤寒论》。近年来,聊城市人民医院以成无己学术思想为根基,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创了“文化传承数字化、辨证施治精准化、随访服务社群化”三化融合路径,让千年经方真正“活”起来,为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提供了鲜活的“聊城方案”。

中医药文化精髓在“辨证施治”,而经典典籍是智慧源头。聊城市人民医院研究团队从《伤寒明理论》等典籍中,提炼出113条核心辨证标准,创新性融合鲁西地域气候(如春夏多雨、秋冬干燥)与二十四节气规律,构建了“舌象—方证—节气”动态知识库。如芒种湿气加重时,系统自动强化“舌苔厚腻”识别,诠释中医“天人相应”理念。患者仅需借助手机,配合简易环形补光灯拍摄舌苔影像,系统即可自动校正色差,并通过经国际权威会议验证的AI模型实现智能辨证,实时监测患者舌苔影像、症状变化,一旦识别出“舌苔转黄腻”等指征,立即推送用药调整方案,全过程由传统平均耗时51.6小时压缩至2.4小时,让辨证施治实现“即时响应”。

聊城市人民医院研究团队构建“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实现了高效协同的三级服务网络闭环,打通了服务患者“最后一公里”。在医院层面,研究团队设立质控中枢,每日抽查20%AI辨证结果,人机结合判断随访情况,既保障精准性,又推动AI模型迭代;在社区层面,配备便携式舌象仪,连接手机实时上传数据,赋能基层医师,破解“设备贵、操作难”瓶颈;在家庭层面,依托微信群,患者按“三拍三不拍”(拍全舌面、自然光、静止态;不拍饭后、晨起、饮有色饮料后)标准,全流程实时上传数据,确保随访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聊城市人民医院研究团队的实践,实现了中医药智慧化管理的三重范式突破,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经验。一是理论突破,通过创立“时—象—证”动态辨证模型,将经典理论从“经验描述”推向“精准阐释”;二是技术突破,以“普通手机+简易配件”破解设备瓶颈,成本不足传统诊断仪的10%;三是服务突破,通过“三拍三不拍”标准化流程,村医半小时即可掌握技术。

目前,该模式正在聊城推广,惠及更多居民,为慢性病智慧管理提供可复制的新范式,让千年经方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这项实践表明,守正创新是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将让古老的中医药智慧在当代健康中国建设中绽放新的生命力。

(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健康聊城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XKT2025292)

2025-08-0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4249.html 1 中医智能随访“焕活”千年经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