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红色故事开展青少年情感教育
■ 翁璇 曹培培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情感教育影响青少年未来的人生走向。情感教育绝非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强调让青少年在亲身经历与感悟中实现情感共鸣,进而完善人格。聊城作为一座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留存着诸多彰显革命先辈崇高精神的红色故事,这为开展青少年体验式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借助这些红色故事,通过体验式教育手段,能够有效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情感与社会责任感。
那么,如何利用聊城红色故事开展体验式情感教育呢?
情境创设,沉浸式体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青少年构建逼真的聊城红色故事场景。通过播放精心制作的聊城红色历史纪录片,展示聊城地区在不同革命时期的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料,配合激昂的音乐与专业的讲解,让青少年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例如,在讲述清平镇抗日武装起义的故事时,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青少年亲身感受起义现场的紧张氛围,目睹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从而更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深入理解红色故事背后的情感与精神内涵。
角色扮演,深度感悟。组织青少年参与聊城红色故事角色扮演活动,例如扮演故事中的革命战士、普通百姓等角色。在准备与演绎过程中,青少年需要深入钻研角色的内心世界,揣摩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变化,并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展现出来。比如在演绎聊城地区地下党传递情报的故事时,青少年通过模拟情报传递的紧张过程,体会先辈们面临危险时的沉着冷静,以此深化对红色故事所蕴含情感的感悟,增强情感体验的深度与真实感。
主题研讨,思想碰撞。围绕聊城红色故事开展主题讨论活动。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青少年思考故事中的情感表达、价值观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启示。比如,在听完范筑先将军誓死抗日的故事后,组织青少年探讨:“范筑先将军的壮举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如何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在讨论过程中,青少年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不仅能深入理解红色故事的内涵,还能在思想碰撞中进一步深化情感体验,促使情感的内化与升华。
文化活动,激发共鸣。举办各类以宣讲聊城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促使他们深入挖掘聊城红色故事的内涵。在红色故事演讲比赛中,青少年需深入研究故事内容,用生动语言将故事情节呈现出来,这一过程不仅锻炼其表达能力,更能让他们在准备与讲述中,对红色故事所承载的情感有更深刻体会,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让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