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修现场的实战课
■ 本报记者 朱海波 本报通讯员 陈清辉
9月15日上午10时,国能聊城公司1号机组检修现场的凝补水流量阀旁格外热闹。
“大家再靠近一点,认真看!定位器这样安装不妥,太靠下,运行时就会超量程、容易死机,阀门就会卡死。”机控班技术员张保龙站在设备前,一手扶着定位器,一手比划着安装角度,他的大嗓门吸引了周围同事的目光。
“嘿!又学了一招。”新入职的小陈踮着脚认真聆听。当张保龙演示完正确安装方法后,他兴奋得像捡了个宝。
“张工,反馈连杆怎样连接牢固?除氧器调阀的,出现两次松动,是不是安装问题?”旁边的小王迫不及待地提问。
张保龙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耐心解释:“不一定,那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会儿我看看除氧器,那里温度高,定位器不能超温运行,否则会引起阀门振动,振松反馈连杆。去年2号机电泵最小流量阀出现指令反馈偏差大,就是连杆松动导致的。” 一番细致的分析让小王茅塞顿开,连连点头:“噢,我再仔细琢磨琢磨。”
第一次接触气动门的小李有些腼腆地问:“张工,这定位器怎么工作的?怎么调试?”张保龙立刻放缓语速,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定位器接受指令后,会根据阀门位置比较分析,再输出气压推动阀门运行。调试方法得根据气动门的大小、控制的介质来确定……”
“那像现在这种情况,怎么调试比较合适呢?”小李追问。张保龙指着眼前的凝补水流量阀,边演示边讲解:“现在控制的是水,调试时要先检查气源压力,再调整行程范围,确保阀门开关灵活。”
“讲得真好!”当张保龙完成最后一个调试步骤的演示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面对大家的称赞,张保龙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着说:“都是我在工作中总结的小经验,咱们一起把技术吃透,共同提高检修质量。”
正午的阳光从厂房天窗照下来,照着他们胸前的聊电工作牌。“这样安装、靠下点……好的,安装成功。”聊电厂房里检修现场一角教学相长,成为鲜活的实操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