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企业“大政工”格局的思考
■ 贾琳
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是企业生产经营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企业的改革稳定和快速发展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大政工”体系的构建,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提供了有效路径。
构建融合机制。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体现在构建企业“大政工”格局工作上,就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党委统一领导、政工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战略深度绑定,融入企业战略规划、生产经营、企业文化等各环节,引导员工积极投身企业建设,促进企业内部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找准融合节点。以企业发展重心和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为线索,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节点。紧密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员工对企业使命、目标和社会责任的认同感,以思想认同与生产创新的良性互动,实现员工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创造的转变。企业发展有困难时,思想引领能够强化战略定力、激发自主创新意识,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增强法治意识、底线意识、红线意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廉洁从业统一,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
创新融合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探索政治化、科学化、专业化、智慧化、艺术化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系统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精度、温度、鲜度、力度,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数字评价体系,创新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柔性管理模式,打造人心齐、人思进、干劲足的良好局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建立“大政工”体系是落实这一要求的生动实践,也是“思想引领生产”的系统支撑和制度保障。以“大政工”体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之意,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向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