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以技术创新推动富民产业发展

■ 郭敬生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的新型农业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促使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进而推动县域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设高端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整合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农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力量高水平建设,优化科研机构、高校、农业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布局,发展农业新型研发机构。打造高水平种业创新研发平台,聚焦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品种,加强前沿技术攻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机制,推动企业联合创新,形成重大农业创新项目联合攻关格局。推动县域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围绕县域富民产业的技术需求,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二是着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发挥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聚焦农业关键核心技术设立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加大资金、设备、人才、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力度,超前布局农业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支持和推动农业基础理论和生产集成技术的创新,促使在农业基因组学、现代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生产制造技术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三是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优化农业科技制度安排,以有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改进农业科技计划管理,优化农业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开放农业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的体系化和协同化。构建县域富民产业发展需求导向的科技研发体系,建设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库,引导科研资源向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所需关键核心技术倾斜。建立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制度,完善科研院所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农业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完善财政农业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制度、优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等,形成高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

四是优化创新成果县域转化渠道。推动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不仅要有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而且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只有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才能将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推动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科研院所开展县域科技服务,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对接等服务。推动县域与国际农业科技组织合作,在县域内共同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试验基地,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健全县域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立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多元化推广体系。

(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DKT2025075)

2025-10-3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7960.html 1 以技术创新推动富民产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