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派驻监督立体化模式初探
■ 许月锐
2024年以来,聊城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坚持创新引领,以市县生态环境系统纪检监察协作配合为抓手,系统性探索融“机制创新、数字赋能、规范指引”于一体的派驻监督立体化模式,以高质量监督助力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机制创新聚合力。固化制度成果。制发《关于加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协作配合的办法》《关于加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协作配合的实施细则(试行)》,保障市县生态环境系统派驻监督贯通协调。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专项监督中,均成立了由市派驻组牵头、县派驻组配合,生态环境、审计、司法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督专班,保障各方作用发挥“横向到边”,市县案件联查、问题同改“纵向到底”,推动问题整改率超95%,有效解决了群众家中反臭、污水外溢等急难愁盼问题。既强调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更注重压实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在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市县派驻组分别督促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强化部署,同时通过“监督的再监督”传导压力,推动市县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深化自查自纠,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线索。
数字赋能强整治。生态环境业务工作专业性强、数据量大,市县派驻组以立体化监督为依托,树立“大数据有解思维”,深度应用大数据监督,指向精准、直击核心。对生态环境部门信息化平台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建立了包含十余万条数据的资源库,自主构建了多个数据比对模型,比对分析发现了排污企业未纳入排污许可管理、选择性执法、应查未查应罚未罚等执法监管乱象和隐蔽违规行为,向生态环境部门反馈一批典型问题,形成一批高质量线索。市县纪检监察机关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生态环境部门完善执法事项及问题线索双向移交机制、规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构建科学高效执法监管体系,推动堵塞制度漏洞、优化工作流程、深化系统治理,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规范指引提质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监督技术性、专业性强,市派驻组坚持对县派驻组靠上指导、集中检查,4次制发工作提示,为县级提供抓手,便于县级按图索骥执行:聚焦检查方法,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立项、招标、施工、运维、监管等环节应审查的资料、需关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进行细化;聚焦检查内容,设计了涵盖87项指标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实施情况统计表、运行情况统计表及涵盖项目实施运行、政策要求、技术规范等162项数据的分项表,明晰任务底数;聚焦招标采购特别是EPC项目招投标,指出EPC项目常见突出问题;聚焦巩固成果、扩大战果,督促县级强力推进案件查办、注重整改整治成效、突出办好民生实事,确保了市县监督节奏一致、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有效解决了基层缺少抓手、缺少方法、成效不彰等问题。
(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DKT2025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