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探索小微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机制
■ 宁吉木 王相萌
2019年至2021年,聊城市共注册成立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数量324322家,其中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299644家,占注册企业比重92.39%。为客观、准确反映小微企业劳动用工基本现状,今年10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课题组把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作为统计分析对象,研究制定符合聊城实际的劳动用工管理机制。
课题组成员在全市选取了聊城市创业孵化基地、山东汇通国际金属物流园、聊城盖氏邦晔物流园区等小微企业较为集中的基地园区进行现场走访,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获取小微企业劳动用工基本信息和相关数据,梳理查找小微企业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探索小微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实现路径。
课题组先后走访企业50余家,发放问卷5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258份。同时,课题组对近年来涉及小微企业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进行了认真梳理,对争议类型进行了分类归纳。
劳动合同签订方面,258份有效问卷中,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人数172人,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订立用工协议人数56人,既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未订立用工协议人数30人。大部分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为6天,每月劳动报酬在3000元至5000元。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人数均超三分之一,缴纳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人数占一半以上,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比例较低,企业为职工全部缴纳“五险一金”占比不高。从近三年我市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看,2019年至2021年,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6171件。劳动报酬争议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争议占比较高,成为小微企业劳动争议的多发类型。
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小微企业管理者对劳动用工管理认识不足,部分小微企业特别是像销售和以外贸为主的行业中,很多企业负责人表示经常面临高薪招不到理想的销售人员的情况。我市小微企业员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相比大中型企业还有不小差距,部分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管理机制不健全,用工不规范,拖欠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会保险、违法辞退劳动者等问题是引发劳动争议的主要原因。
根据调查结果,课题组认为,从企业层面看,要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内部劳动用工管理机制建设,督促企业经营者树立合规用工理念,注重争议源头预防,完善规章制度,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营造“以人为本,和谐用工”的良好氛围。从社会层面看,要进一步完善对小微企业的外部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建立和加强与小微企业的日常沟通交流,从劳动用工方案的评估和制定、劳动合同文本的审查和修订、规章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降低小微企业劳动用工成本。
(本文系2022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