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齐发 提升思政育人质效

■ 高庆涛 李佳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育人工作,不仅出席了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而且深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育英学校等众多大中小学进行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育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开展好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征程,各学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立足根本任务、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体系,以“三力”助推思政育人提质增效。

立足根本任务,坚守思政育人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基于此,各学校需立足这一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不断增强思政育人的定力。为此,一要用好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各学校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二要把握主阵地。网络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场域,各学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学生获取信息与交流思想的主流平台,掌握数字意识形态主导权,以此提升网络育人实效。

加强队伍建设,激发思政育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教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主体,是开展思政育人的骨干力量,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活水源泉与有力支撑。为此,各学校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与标准,积极补齐思政教师队伍短板、补充思政教师队伍力量,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专兼职思政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方法,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师阶梯培养体系,延长教师队伍人才链,在促进教师规模和素质稳步提升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激励措施,严把教师选聘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增加绩效考核,规范用人行为,保障教师权益,引领教师层级发展、高质量发展,以此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与责任感,谱写思政育人新篇章。

完善工作体系,打造思政育人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从“三全育人”到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的构建,这不仅对思政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等提出了新要求,而且扩大了育人格局、提高了育人标准。基于此,为深化思政育人工作体系的综合改革,各学校需积极构建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促使思政工作生命线在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过程中真正贯穿始终。为此,大中小学亟需推进教育教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一体化、教材体系一体化、课内课外一体化、队伍建设一体化、制度保障一体化,不断汇聚多方力量,形成上下协同、一体贯通的育人机制,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育人资源的协调互动与有序流动,画好育人“同心圆”,实现育人品牌“亮起来”、育人格局“大起来”、育人效果“强起来”。

(作者分别为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2023-07-2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5236.html 1 “三力”齐发 提升思政育人质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