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 “坚持系统观念”

■ 梁芸芸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驾驭复杂局面、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系统观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我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需要我们统筹各方面发展和各方面因素、协调各方面关系和各方面利益。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只有从系统观念出发谋篇布局,深入研究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耦合规律和内在机制,才能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第一,牢记“国之大者”,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党员干部对这些“国之大者”要做到心中有数。无论我们从事哪一领域的具体工作都受系统或整体的制约,都与其他部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必须跳出部分看全局,深入研究自身工作与其他部门、其他领域工作之间的各种联系。学会打大算盘和算大账,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在为一域争光的同时,努力为全局添彩。

第二,坚持统筹兼顾抓全面、全面协调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强调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指既要抓重点、集中优势力量处理主要矛盾;又要善于统筹兼顾、以点带面,通过主要矛盾的解决将次要矛盾也处理妥当。坚持全面协调的工作方法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某些不平衡、不协调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协同并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能不能从哲学高度认识和把握这些重大关系和重大部署,决定着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兴衰成败。

第三,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在新时代伟大斗争和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取和总结出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七种科学思维能力。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历史思维定方向、以辩证思维解难题、以系统思维做统筹、以创新思维求突破、以法治思维谋善治、以底线思维避风险,培养和提高这七种思维能力既是对坚持系统观念的深刻把握,也是我们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必由之路。

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善用系统观念来抓改革、谋创新、促发展,是砥砺使命担当、提高工作能力的必修功课。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本文系2023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DZD2023053)】

2023-08-2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37618.html 1 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 “坚持系统观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