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两河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政课

■ 姜雪剑 赵进进

两河文化——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其悠久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思想精髓以及精湛的技艺传承,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在职业教育领域绽放出时代新光芒。

深耕文化沃土,滋养职教之根。聊城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前沿阵地,应主动担当作为,充分挖掘“两河明珠”的文化育人资源,积极将“两河文化”的历史智慧、思想精髓及技艺瑰宝转化为教育资源,滋养职教生的精神世界。同时,面对新兴政策,职业教育工作者应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两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将其精髓巧妙融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之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融合教学创新,绽放文化之花。在“大思政”格局政策的引领下,聊城职业教育应积极推动融合式教学创新发展。通过构建“两河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大队伍、建设“两河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大资源、搭建“两河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大平台以及完善评估保障机制等措施,营造汇聚教师、学校、企业、社会合力的校内外联动的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环境,建设涵盖两河文化的历史、思想、艺术等多个维度的教学资源库。同时,提升职教生的文化底蕴和职业素养,深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两河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在具体实践中,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可以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融合历史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多领域学者智慧,深入挖掘“两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结合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与营销策略,共同开发《电子商务与地域文化传承》等特色课程,探索利用电商平台推广和传播两河文化的有效途径。

锤炼职业素养,铸就时代新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不仅是对中职生精神世界的深刻滋养,更是塑造其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一过程中,中职生通过学习与探索“两河文化”的历史渊源、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得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积淀,进而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此外,“两河文化”蕴含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以及长期以来所倡导的诚信、敬业、团结等价值观,不仅能促使中职生在专业技能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学生们正直向上的人格品质。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平台,更是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演绎的舞台。立足于“大思政”格局构建的要求,聊城将“两河文化”资源引入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不仅能有力促进两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升职教生的文化素养底蕴,还能极大丰富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推动其内涵式发展,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驱动力与精神支撑。

(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两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309)

2024-10-0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8192.html 1 让“两河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政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