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线特色游助力聊城文旅产业发展

■ 武雪芹

短线游相较于传统旅游方式具有时间短、频次高、自驾出行灵活方便等特点。旅游内容以打卡“网红景点”、品尝特色美食、体验城乡文化生活为主,更注重放松身心和丰富阅历见闻。聊城短线特色游资源丰富,而传统旅游却缺少亮点,且周边旅游城市也不足以辐射带动聊城旅游发展。这些现实情况,决定了发展“短线特色游”“微度假”是实现聊城“文旅兴市”的必然选择。

厘清思路,抓好短线特色游的顶层设计和综合管理。一是聘请权威机构、知名策划团队,编制聊城市短线特色游发展总体规划。以文旅融合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对市(县、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努力盘活聊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通过重点培育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美食探寻、亲子游乐、夜景游览等特色游项目,擦亮“江北水城·两河明珠”城市名片。二是加强和改善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硬件服务。加强环境、卫生、工商、技术监督、治安等方面的管理力度,杜绝假冒伪劣、欺客宰客、服务不到位等行为。三是塑造良好的景区品牌形象。突出特色,设计打造景点标识及易于传播的IP形象。

遵循规律,加强短线特色游项目建设。短线旅游一般以季节性特色和地方性特色吸引游客。从季节性角度看,春天可推出赏花、露营、垂钓游,夏天可推出戏水、冲浪游,秋天可推出乡村采摘游,冬天可推出泡温泉、享冰雪嘉年华的游憩游。从地方性特色角度看,可以推出黄河文化游、运河文化游、阿胶养生游、水浒体验游等特色旅游线路。根据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偏好,可推出有针对性的短线特色游产品。如:为年轻人推出民俗文化游,通过场景、服装带入,让游客体验“穿越之旅”。

突出特色,发展繁荣地方优秀文化和传统工艺。一是扶持发展地方戏曲、曲艺等文化项目,提供场所等软硬件支持,形成演出质量高、参与度广的机制性活动,塑造京剧之乡、书画之乡、山东快书之乡的口碑、品牌。二是丰富发展传统手工艺品及现代文创产品。前者满足消费者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及其收藏需求,后者贴合当下日常生活需求,通过造型新颖的设计,赢得游客喜爱。三是组织传统工艺体验与研学活动,以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形式,让游客体验动手创作的快乐,提升游客对传统工艺与传统文化的兴趣。

加大宣传,扩大短线特色游声誉影响。一是在重要节假日,举办相关主题活动,组织各路媒体采访报道,提升景点的曝光率和知名度。二是邀请原籍在本市的有积极正面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进行旅游产品推介、品牌推广。三是渗透全媒体营销。制作体现聊城人文特色的高质量宣传片并全网推送;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等具有公信力的媒介对景点的美食、美景等进行全方面、立体化宣传;利用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美团外卖、小红书等应用程序,为游客提供路线查找和美食推荐服务;邀请网络主播集中对特定主题进行直播,塑造网红打卡点、网红食品等。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旅兴市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167)

2024-10-1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58586.html 1 以短线特色游助力聊城文旅产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