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 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 孙兆燕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临清市抢抓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机遇,把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为目标,大力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承推广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打造服务阵地,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为满足群众“家门口”就医需求,临清市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中医馆)建设,同时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分级管理试点,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标准评价体系,通过开展中医馆等级评价,以评促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内涵质量。目前,临清市19家基层国医堂(中医馆)中,大部分都设置了独立的中医综合服务区,基本医疗设备齐全,有相对独立的中药房、煎药室等,极大提升了群众就医便利性。

强化人才保障,助力中医药持续发展。临清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师带徒”、转岗培训、“西学中”培训等方式落实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大力开展师承教育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工作,鼓励“民间中医”依法取得行医资格。截至2024年底,临清市共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51人、中药师22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占比达25%。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临清市仍存在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总体数量相对于西医较少、高层次人才匮乏、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临清市把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融入“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黄河大集”等活动,面向群众开展义诊和知识讲座,春节期间共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集中宣传系列活动100余场,惠及群众4000余人次。扎实开展“中医药伴我成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以及中小学生研学活动,通过参观中医药特色文化长廊、中医药文化教室和特色百草园等活动,让孩子们零距离“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激发他们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中医药文化宣传是普及中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临清应统筹规划宣传内容,确保中医药文化及其养生保健知识普及的系统性完整性。同时,不断深化对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新媒体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严肃性、权威性同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的趣味性、互动性有效整合,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率与公众认同感。

(作者单位:中共临清市委党校,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351)

2024-12-1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1777.html 1 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 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