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强市建设

■ 杨香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这次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放在一个大盘中考虑,贯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充分体现“三农”工作的基础性、重要性和综合性,也凸显农村改革与其他改革之间的整体性、协同性与耦合性。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核心是加快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农业产业竞争力、发展韧劲还不足,乡村资源要素过度流向城市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关系从分离到融合,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到“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为‘车之双轮’,助推城乡融合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以市场为导向,从过去割裂、不平等的单向性流动,转向人、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合理配置,打通城乡要素循环梗阻,有利于构建城乡统一大市场,既能补上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让更多市场主体和农民共建共享乡村产业发展收益,农村逐步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又能推动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互补互惠,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是深化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原则,聚焦重点、聚合力量,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举措。此次完善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是顺应广大农民发展新需求,强调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深化城市安全韧性,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二是顺应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形势,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强调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三是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重点任务,深化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改革,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改革,激发乡村资源活力,夯实农业基础支撑。

新征程上,聊城要锚定农业强市建设目标,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方向,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因地制宜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融合新路径,激发城乡一体化发展潜能,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中共茌平区委党校)

2024-12-1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1780.html 1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强市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