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终站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立场
■ 尉红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切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至上,始终做到改革为了人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这个目标,要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认真听取基层群众的心声、呼声,准确把握群众的真实情况究竟怎样、群众的期待到底是什么、群众的利益如何来保障以及群众对改革是否满意,切实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要聚焦民生,着眼于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力推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做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
汇聚民智,真正做到改革依靠人民。当前,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捷径,只有牢牢依靠人民,改革才有澎湃动力。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必须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不断深入基层,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实践经验,切实把群众的“土办法”变为“金点子”,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要充分尊重人民意愿,持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畅通参与渠道、健全参与机制,推动形成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改革、踊跃投身改革的生动局面。
共享发展,坚持改革成果惠及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决定了改革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由人民检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并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战略部署。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不断补齐民生短板,百姓期盼什么,改革就推进什么,重点抓住什么。这些改革举措的落地既体现了人民所盼、发展所需,也必将不断造福人民,激发人民群众投入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性。当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节点上,聊城市将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等方面,进一步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兜准、兜牢、兜住民生底线,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为推动重大改革攻坚、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聊城篇章贡献力量。(作者单位:中共茌平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