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有解思维激发实干争先最大活力
■ 李长玉
全市“作风深化、实干争先”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指出,“在攻坚克难上再深化,坚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树立有解思维,深入一线调研,进一步塑强精耕细作的作风”,对全市党员干部提出新要求,也为其干事创业谋划了新思路。树立有解思维,就是相信凡事皆有解,只要开拓思路积极应对,再难的问题都会有解决办法。这种“解”是创新之解、坚持之解、攻坚之解。破解聊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市党员干部唯有牢固树立有解思维,迎难而上敢“破题”、精耕细作勤“做题”、目光长远善“解题”,才能在抓改革、谋创新、促发展的历史大潮中,通梗阻,活源头,让发展活力如春潮般奔涌不息。
树牢有解思维要迎难而上敢“破题”。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是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品质,也是干出一番事业的必要前提。当前,聊城正处于战略机遇与政策机遇叠加、发展量能与发展质效并重的关键节点,面对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全市党员干部要从“凡事皆有解”的视角出发,勇于打破常规方法,敢于冲破路径依赖,开动脑筋、切换角度、集思广益,在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有解思维探索破解疑难问题的具体路径,找寻破解难点、疏通堵点的金钥匙,以思考的辩证性、全面性突破固化思维,在破解改革难题中开新路、创新绩。
树牢有解思维要精耕细作勤“做题”。有解思维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观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党员干部只有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才能将“有解思维”同“有解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实干一线书写“解题”答案。全市“作风深化、实干争先”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谋划部署了当前重点抓好的“十个着力点”,要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党员干部就要扑下身子,脚接地气,立足基层实情实际,从关键环节着手、在重点部位发力,在实践锻炼的“精密计算”中求得“最终解”。同时,要将基层锻炼当作提升自我的宝贵财富,在“求解”的过程中勤学多思,总结“解题”公式,丰富“解题”思路,增强自身本领,做到精耕细作、知行合一、学用相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用有解思维指导工作、促进工作,从而实现从“无解”到“有解”的转变。
树牢有解思维要目光长远善“解题”。“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有解思维是发展眼光的具体体现。全市抓改革、谋创新、促发展的各项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走弯路、碰钉子的情况,因此对待困难问题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困局,而是要在困局中谋机遇。党员干部要学会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发展大势,找准“解题”思路,坚定“解题”信念。要清醒认识“解题”过程中面临的复杂局面,理性看待解决问题时遇到的“荆棘险阻”,要以有解思维,创新办法,出实招、办实事,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件一件抓落实。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方法总比困难多”,多尝多试,一定会找到“解题”最优解。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全市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有解思维,面对改革创新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新状况,做到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调查研究、精耕细作,目光长远、稳抓机遇,以有解思维激发实干争先的最大活力。
(作者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