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
■ 王文燕
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重点工作。如何织密社会保障网,发挥好居民养老保险的兜底作用,促进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民生福祉的实现。
自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至今,聊城市居民基础养老金呈不断上调趋势,从55元上调至188元,基础养老金实现十一连增,待遇水平的稳步提升直接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但是,这项工作当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中青年群体对政策认识不到位,加上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与企业职工养老待遇水平差距较大,中青年群体的参保积极性并不高。再如,镇(街)负责经办人员变动频繁,个别人员未进行统一、正规的培训便临时上岗,经办能力有所欠缺。另外,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涉及民政、残联、公安等多个部门间数据共享,需要多部门相互沟通、配合,在实际工作当中,存在部门间沟通不到位、交流不畅通,权责不清晰等问题。
促进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是精准识别参保对象,实行个性化服务。加强多个部门的联合协作,健全部门间信息与数据共享机制,根据公安、民政等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建立参保对象实名数据库,并实行动态更新。根据群体特点,结合入户调查人员情况,向群众有针对性地宣传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突出重点,解答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引导群众进行参保缴费。
二是大力强化政策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面翔实地介绍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参保氛围。制作宣传手册,将群众最关心的一系列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邀请同村(社区)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居民“现身说法”,帮群众算好“明白账”,让群众体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重要意义。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经办业务能力。做好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离不开专业素质高和责任意识强的工作人员。为确保居民养老保险经办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定期开展业务操作培训,重点对工作上的疑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解读和操作演练,让经办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流程。业务经办人员也要注重自我提高,平时要努力练好基本功,学习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把熟悉“家底”作为自己的天职。
通过以上举措,逐步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构建“保基本、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质增效,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临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本文系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研究”年度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DKT2025129)